
土地托管萬億藍海,正在孕育農服獨角獸企業
作者:地約視野Samantha。本文目錄摘要:
一、土地托管萬億藍海,正在孕育農服獨角獸企業
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流行以下四種模式:[1]土地托管:[2]代耕代種代收[3]菜單式半托管[4]訂單+特色”種植模式:
二、農業土地種植托管:未來巨頭會在哪產生?
1、京東:京東農場;2、騰訊:訂單種植;3、阿里巴巴:與種植企業合作訂單種植;4、華為構想:互聯網農場; 5、百度:農業B端服務或者產業鏈優化;6、中化農業:全程托管模式;7、供銷社:土地托管模式;8、金豐公社:全程化托管;9、聚土網:訂單農業模式;10、豐信農業:技術托管;11、美來眾聯:土地托管;12、八保田:全產業鏈托管;14、地約:種植托管服務
三、農業種植未來趨勢
耕地面積的70%為小農戶,提升農業生產托管對小農戶服務的覆蓋率。
---------------------正文開始————
一、土地托管萬億藍海,正在孕育農服獨角獸企業
土地托管模式目前的重點市場為大田作物和可規模化種植的經濟作物。根據我國 15 億畝大田作物(400/ 畝)和 8 億畝經濟作物(2000/畝)測算,市場空間超 2 萬億,前景廣闊。
除了土地,人是農業中最關鍵的因素。農業勞動力在缺乏年間遍布世界各地。例如,日本。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五年里,日本農業工人的數量減少了近20%,達到209萬人。日本政府認為現象年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隨著農業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農業。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農業人口繼續下降。日本人正在嘗試建立機器人農業,它現在可以代替農民播種、噴灑殺蟲劑、采摘蔬菜等。
而同問題,中國正在發生。但是,中國不是應對老齡化問題,而是應對“誰來種地”問題。因為,當前社會存在“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窘況。
在我國農村,我們還發現許多農業種植生產過程已經分解和外包,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擁有耕地但不愿意種植的農民,或者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是也可以委托他人耕種和管理農業生產。目前,許多農村出現“田保姆”、“田管家”,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還解放了勞動力,因此,農業托管服務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近年來在農村,農業經營模式的企業紛紛涌現,如山東的“土地托管”、湖北的“代耕代種”、江蘇的“聯耕聯種”、四川的“農業共營制”等,這些都屬于農業生產托管范疇,它們都是由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土地種植托管的生產實施。
事實上,土地托管模式是繼土地流轉(把土地租給有種植能力的企業或個人)之后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土地托管,是指部分不愿耕種或無能力耕種者,把土地托給種植專業農機服務第三方,在不改變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前提下,實現農業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生產模式。
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流行以下四種模式:
[1]土地托管:不愿耕種或無法耕種的農戶將土地種植任務委托給機耕手或者種植大戶,代之以耕作管理。收獲作物歸農戶自己,或者代為售賣。
[2]代耕代種代收模式(簡稱三代),主要是農機收或者農機具企業的新機遇。給到農戶單項服務。也可以組合。
[3]菜單式半托管(又稱為:勞務托管模式),是指農戶與托管服務主體達成勞動服務協議,服務主體承包播種、育種、育秧、整田、栽秧、插秧、施肥、打藥、收割等種植過程所需勞動作業的主要環節;種植戶自身承擔勞動服務費、種子、農藥、肥料等費用,農業收獲歸農戶所有。
[4]訂單+特色”種植模式:多見于經濟作物的種植,是指跟超市或者需求企業簽訂好種植協議,收獲季節按照協議直接供給訂單企業。是較為精準的種植模式。
根據測算,農業托管的總市場容量有望超過2萬億元,其中糧食作物托管市場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經濟作物托管市場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對于農服企業來說,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滲透率可為企業貢獻200億收入規模。
二、農業土地種植托管:未來巨頭會在哪產生?
巨大的市場紅利,吸引著巨頭、互聯網大紛紛切入農業托管的賽道,這些企業包括中化農業、金正大、供銷社、聚土網、豐信農業。另外,阿里、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今日頭條、華為等互聯網公司已經進入農業深水區。雖然作為“BAT”鐵三角的百度在互聯網產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布局農業上卻慢了半拍。
1、京東:京東農場
早在 2018 年 1 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就表示,“京東對東北經濟振興有充足的信心,我們計劃未來三年在東北進行超過 200 億元的投資,推進東北產業升級、增加就業機會、注入技術創新動力、升級零售服務。”
京東農場作為京東打造的科技惠農經典項目,近來頻頻發力,幫助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農民增收。,京東“京東農場”項目正式啟動以來,經過一年多的持續發展,京東農場目前在全國展開了廣泛布局,在東北、西北、西南、華東、華南等多地實現了創新落地。
2、騰訊:訂單種植
2018 年 6 月,沈陽市人民政府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攜手建設“數字沈陽”。
并且在2019年4月,騰訊云與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產融基金舉行簽約發布會,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
3、阿里巴巴:與種植企業合作訂單種植
2019年7月,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在哈爾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江將圍繞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北大荒農墾集團與阿里將在數字農業、大數據、電子商務、云計算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探索“數字+產業+商品”合作模式。
2019年10月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首次亮相。據了解,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將建立產、供、銷三大中臺,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表示,數字農業事業部是阿里經濟體助農的組織升級,將進一步聚合阿里經濟體13個業務生態的力量,專注于中國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接下來一個小目標是:到2022年,阿里經濟體涉農產品全年網絡銷售額破4000億元。
4、華為構想:互聯網農場
華為與北大荒農墾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資源和行業優勢優先為對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務,共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華為云建設、平安墾區、智慧農業、人才培養等多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華為布局智慧農業用了2個大步驟:
第一步:幫助農業公司提供先進的智慧農業技術系統和應用。
第二步:與其他農業科技公司開展合作,形成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
據悉,華為與袁隆平雙方將共同研發并向客戶提供農業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計劃今年在國內部署兩到三朵“沃土云”,位于青島城陽的沃土云平臺已經基本搭建完成進入試運行狀態。
華為已經聲明:沒有種植業業務。華為只為中國農業賦能,而不會親身做農業。
5、百度:農業B端服務或者產業鏈優化
百度采用技術+金融的方式布局大農業領域。其操作如下:
1、技術服務。
百度依托百度大腦與農業企業、農機企業提供智慧農業或是數字農業的服務,以“技術”為核心幫助傳統農業轉型和布局提供武器、工具。
比如,利用百度圖像技術,可以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態,自動識別并分析農作物狀態,比如提供病蟲害的預警、檢測等;利用知識圖譜技術,能夠把專家的經驗形成專業知識圖譜,進而指導農業的育種、播種等。
2、投資服務。
2016年9月13日,百度宣布成立百度風投(Baidu Ventures),李彥宏親自出任董事長和投資委員會主席,百度風投致力于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世界一流VC”。
在農業領域,百度以風投方式投資智慧農業公司或數字科技公司,從而切入數字農業領域。
從其布局脈絡來看,百度布局農業切入農業B端服務或者產業鏈優化,這是區別于阿里、京東的農業布局。
6、中化農業:全程托管模式
中化集團的農業托管模式就是“大包干”。
早在2017年,中化集團就推出為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智慧農業”平臺。
該中心能夠為農戶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7+2”農業托管服務:精準選種、測土與全自動配肥施肥、智能配藥、糧食品質與土壤養分等檢測服務、農機服務、農民培訓、智慧農業系統,以及烘干倉儲銷售、農業金融服務。
同時,中化農業還確立了MAP(Modern Agricultural Platform)發展戰略,即以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平臺為核心的新模式,從單純依靠渠道分銷產品的模式正在向技術服務商和“解決方案+產品包”模式轉型。
基于中化在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投入品領域的行業優勢,中化農業的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改進了傳統農資供應鏈模式,實現了化肥、種子、農藥直供,從而壓縮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時,通過訂單農業,以整村連片、均一品質、統一規劃、按期履約、統收統賣的形式實現了產銷對接。
截至目前,中化集團已在全國各省區農村建立MAP綜合服務中心近200個,服務管理耕地 215萬畝,服務規模種植戶2.1萬戶,帶動農民增產增收超過2.5億元。
據悉,2019年,阿里與中化也達成合作,探索“新農業+新零售”合作新模式,這為中化農業的MAP模式打開了新零售之路。
7、供銷社:土地托管模式
供銷社以土地托管的方式切入,為農民提供產銷一體化服務。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土地無人耕種現象逐漸增多。圍繞“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供銷社大力發展土地托管模式,農戶將土地委托給供銷社耕作,供銷社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銷等一條龍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種地問題。
供銷社以土地托管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系統建成各類為農服務中心9100多家,為農戶提供代耕代種、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服務。
其托管對象從大田托管發展到草場托管、林果托管、高原農業托管,服務內容從農資供應延伸到耕、種、管、收、售各環節,土地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4億畝目前土地托管推廣到29個省份,服務面積1.5億畝。
8、金豐公社:全程化托管
金豐公社是化肥巨頭金正大集團旗下農業服務公司,金豐公社將通過菜單式服務、訂單式服務和保姆式服務,實現“減少投入10%,增加產量10%”的服務目標。其圍繞金融保險、農資套餐、種植托管和農產品銷售四大服務打造全產業鏈閉環。
金豐公社通過聚資源、建網絡、做服務,組建了一支支“縣社社長+小社長+農機師”的服務團隊,用機械化代替人工作業,將種植流程標準化,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幫助農戶去種地。
除了土地托管服務外,金豐公社還提供金融保險服務、農資套餐服務和農產品銷售服務,幫助農戶擴大經營規模,幫助農戶種出好產品,賣出好價格。
截至目前,金豐公社已經在全國成立縣級金豐公社近300家,建立了一支61200名社長、機手的服務隊伍,招募社員230萬人,服務超過1125萬畝耕地,覆蓋了全國28個省市。
9、聚土網:訂單農業模式
聚土網的農業托管模式路徑:土地流轉到訂單農業。
2015年5月,聚土網成立之初是定位于土地流轉交易的服務平臺。其后經歷四年的沉淀,聚土網從土地流轉到訂單農業,發展到今天具有集采、訂單、種植管理三方面服務功能的產地服務平臺。
據了解,聚土網托管的土地產品是多品類的,除了糧油(水稻、玉米、小麥、大豆、高粱),調味品(如辣椒、花椒、胡椒),水產類(包括小龍蝦大閘蟹),還有水果,目前覆蓋的農產品品類有20個。
截至2019年3月,聚土網掛牌土地面積3.65億畝,成功流轉6000萬畝,托管土地面積1200萬畝,平臺用戶超過130萬,服務規模農場主30萬+,累計金融放款6億元。
2017年,京東戰略投資聚土網,共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土地金融模式。
10、豐信農業:技術托管
豐信農業的團隊具有互聯網和農技基因。
豐信農業成立于2008年,該公司通過線上線下向普通農戶、家庭農場和種植公司等農業種植者提供以全程技術托管服務為主的系列種植服務。該公司近年在全國市場快速拓展,成為行業關注和學習的對象,被譽為“豐信模式”。
“豐信模式”包含兩個維度:一是圍繞種植者搭建了一套線上線下立體服務體系,種地所需、一鍵搞定,讓種地變的更簡單;二是將多年打造成熟的線下服務體系開放給傳統農資經銷商、開放給農村創業者,協助農村創業者在家門口輕松創業、協助傳統農資經銷商低風險低成本轉型升級為農業服務商,共同服務好種植者。
11、美來眾聯:土地托管
2015年初成立的美來眾聯公司是全國第一個系統性提出和推進以土地托管方式服務農業為宗旨的平臺性公司,倡導的土地托管模式是指部分不愿耕種或無能力耕種者把土地委托給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并由其代為耕種、管理、收獲和農產品銷售的做法。
12、八保田:全產業鏈托管
安徽宿州八保田協同作業農服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宿州市新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該公司逐漸成長為聚焦于專業服務農業生產的綜合服務型企業。該公司致力于建設和運營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全產業鏈、全要素、全過程的一體化綜合運營公司。該公司本著在農村“發現能人、提高能人、調動能人”的理念,在全區范圍內廣泛建設由能人主導的“農業產供銷信協同作業聯合發展合作社”(簡稱“農協聯社”)。
目前公司已成立“農協聯社”100多個,服務農戶近3萬戶,土地托管服務面積30萬畝。
14、地約:種植托管服務
鄉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9月起,研發以“互聯網+農業服務”為基礎,用系統平臺去整合農資、農機、農技服務用于農業生產,運用土地托管服務,收集土地基礎信息,記錄農事操作各節點的數據。打造農業生產的標準化流程,使農業生產指標得到量化,完成地約平臺的大數據信息的采集。并從分析數據而完善農業生產的風險控制,降低經營風險。 目前擁有一家縣域公司,服務覆蓋6個鄉鎮、36個行政村、為小農戶創造了收益。
三、農業種植未來趨勢
當前,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0%。中國現在的農戶有2.3億戶,戶均經營規模7.8畝,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農戶有2.1億戶。而在一些西南地區的丘陵山區,不但戶均經營規模小,地塊也特別零散。比如四川省每戶地塊在十塊以上,平均每塊地只有0.4、0.5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農業生產托管是社會化服務直接服務農業和農戶最具有時代意義的方式,提升農業生產托管對小農戶服務的覆蓋率。2017—2018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專項中共安排資金70億元,用于支持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重點加大對小農戶服務的覆蓋率!
隨著國家政策傾斜,在農業托管大潮中,具有產業化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將會獨占鰲頭,并能快速實現托管規模化發展。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