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自2月5日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號文件”,迅速攻占了我們的微信圈,鋪天蓋地的信息迎面而來,可見其重要性。然而不少農資朋友直犯難,這么長的信息該看啥,怎么看?
今天小編根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對一號文件的解讀,以及各路信息特別整理了幾個對于農資行業來講比較重要的關鍵詞和問題,以供大家快速參考。當然,來日方長,農資人還是需要將一號文件細細品讀的喲!
一、關于當前農業農村形勢 2016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穩、進、新的良好態勢,表現為穩中有進、穩中有新。
穩,就是大勢穩、基本面好。一是農業生產穩。2016年糧食總產12325億斤,比2015年減少104億斤,仍是歷史上第2個高產年。二是農民增收穩。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名義增長8.2%,實際增長6.2%,繼續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三是農村社會穩。農村民生繼續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進,就是一些重要領域有進展、有突破。一是農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2016年籽粒玉米調減面積3000萬畝左右。二是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在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三是脫貧攻堅開局良好,2016年全年減少1000萬人的脫貧任務超額完成。
新,就是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新動力新動能不斷增強。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為代表的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大批涌現,返鄉回鄉下鄉創業創新成為新的熱潮,正在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
二、關于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主題 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為此,中央決定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
三、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要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給體系是否優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農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實惠。主攻方向是提高農業供給質量。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供給結構,跟上消費需求升級的節奏。要堅持質量興農,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要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激活資源要素潛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總之,就是用改革的辦法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四、關于文件的總體框架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6個部分、33條政策措施,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改革”兩大板塊來謀篇布局。
第一大板塊是農業結構調整,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推進三大調整,包括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 調優產品結構,突出一個“優”字。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高端供給。調好生產方式,突出一個“綠”字。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調順產業體系,突出一個“新”字。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一號文件在上述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二是強化兩大支撐,包括科技支撐和基礎支撐。科技支撐,就是要適應農業由量到質轉變的大趨勢,創新農業技術體系和技術路線,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基礎支撐,就是要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實現發展成果共享。一號文件都作出了重要部署。
第二大板塊是改革,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三大激活:一是激活市場。文件提出了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等重要舉措。二是激活要素。文件提出了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等重大政策舉措。三是激活主體。文件提出了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和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回鄉下鄉創業創新等政策措施。
有關農資行業的七大關鍵詞:
一、農資: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支持供銷、郵政、農機等系統發揮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作用,促進傳統農資流通網點向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商轉型。
二、化肥:推進農業清潔生產。
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農藥行業生產監管及產品追溯系統,嚴格行業準入管理。
三、有機肥:持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曬場、烘干、機具庫棚、有機肥積造等配套設施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
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的工作的開展,最先在哪些省份或者地區實施,先于在哪類作物上?
唐仁健:這項試點是這次一號文件最新提出來的,但是非常重要。至于具體在哪些地區、哪些品種,農業部作為主管部門,現在正在制定細化方案。當然,方向先是從鮮活產品做起、從蔬菜水果種植區域大的地方做起,之后往大宗產品、大田作物推廣。
四、水肥: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
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節水改造與建設力度,同步完善田間節水設施,建設現代化灌區。大力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集中建成一批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準體系。加快開發種類齊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
五、耕地修復: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
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擴大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范圍。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合理設定補助標準。支持地方重點開展設施農業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擴大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范圍。加快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進度。上一輪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期滿后,將符合條件的退耕還生態林分別納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工程。推進北方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
六、糧價: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
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采取綜合措施促進過腹轉化、加工轉化,多渠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科學確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國家儲備規模,優化中央儲備糧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職能作用,嚴格政策性糧食監督管理,嚴防跑冒滴漏,確保儲存安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科學儲糧。
七、農業補貼:完善農業補貼制度。
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重點補主產區、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收入、綠色生態。深入推進農業“三項補貼”制度改革。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穩定產糧大縣獎勵政策,調整產糧大省獎勵資金使用范圍,盤活糧食風險基金。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對糧棉油糖和飼草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的補貼力度。深入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健全林業補貼政策,擴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實施范圍。
答記者問
今年一號文件與往年相比,有哪些新的地方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唐仁健:
主要有三個大的方面:一是這次文件特別注重抓手、平臺和載體的建設。主要體現為“三區、三園、一體”。 總體上來講,通過“三區、三園和一體”的建設,來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促進三產的深度融合,把農村各種資金、科技、人才、項目等要素聚集在一起,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第二方面,注意優化農業資源和要素的配置,提出要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整合撬動財政金融資金,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等方面的政策,就是人、地、錢這些要素。
第三方面,我們認為有新意的地方就是在農業的主體和人才的保障方面,提出要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綜合合作,要培育鄉村的專業人才和工匠等政策。
問:中國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目前一直在推進,社會各界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中央一號文件在這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安排?
唐仁健:
農村土地制度在農村是一項具有基石意義的制度。對這項制度的改革,中央歷來是持審慎態度和穩慎導向。原則性要求是“穩定和完善”,穩定在先,完善在后。在農村土地制度的問題上,有些方面總認為現在推動不夠、創新不夠,我認為不能為推動而推動,為創新而創新,一定要本著用長期、用大歷史觀看準的觀點,再來動、再來推,有些沒看準的力求不動、暫時不動,因為可能改了、推了,如果不準不妥的話,有可能是犯歷史性、顛覆性的錯誤。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有關土地制度方面的推進。主要有幾點: 第一,所謂“三塊地”的試點試驗。今年在這項試點上,中央一號文件提的要求是統籌協調推進,這六個字的意思是要把征地制度和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這兩項推廣到33個縣,面擴開了。第二,關于“三權”,這三權對進城農民來講,怎么維護,怎么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這次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可以多渠道籌集資金,按規定的用途用于集體對進城落戶農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進行補償。第三,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防止外部資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102 篇
瀏覽:2001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