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星瀚資本是國內一家市場化運營的專業投資機構,重點投資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企業升級、工業與制造業升級,供應鏈升級)、科技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物聯網)、文創、消費(文化傳媒、創意體驗、影視動漫、內容傳播、大眾娛樂、新消費)等領域的早中期項目。
在大農業和供應鏈領域,星瀚資本投資了科百科技云菜園、鮮世紀、時代農信、龍龍蛋、集餐廚等新興農業、餐廚具供應鏈及生鮮電商公司。
作為星瀚資本的投資總監,魏坤可以說是年輕有為,他對農業投資更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據星瀚資本投資總監魏坤介紹,從種植服務到農業大數據,再到農業金融的整個布局,星瀚布局的業務閉環還是相對比較完整的。農林牧漁等關系到國計民生基礎的領域是星瀚愿意花心思,花精力去看的。
雖然近年來,農業逐漸受到更多資本青睞,但依舊有很多農業創業者處于缺錢狀態。
對此,魏坤指出,農業創業企業離資本市場相對比較遠,也不太了解資本運作的方式,互聯網基因相對低,才導致資本道路比較曲折;也比其他項目融資更難,不太懂得和投資人怎么打交道。
因此,對于農業行業來說,一定要基于實際,基于生產,找到真正的核心價值,建設真正的價值壁壘。
同時,要有數據化,系統化管理公司的能力,實現生產的標準化。農業創業者要打入互聯網創業者的核心圈子里,了解真正的互聯網和基于互聯網的優質創業者到底在干什么,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資本,更好地對接資本。
最后,魏坤指出,星瀚追求的是真實價值,會追逐有價值的浪潮,抓住大勢,做順勢而為的事情。
那么,評斷一個農業項目投與不投的標準是什么?面對多家資本如何打動創業者?投農業項目要不要追風口等問題,農業行業觀察[農業資本50人+]專訪了星瀚資本投資總監魏坤,一起來看看資本領域的大咖對于農業行業的思考和見解又是什么?
(星瀚資本投資總監 魏坤)
(以下是采訪實錄)
農業行業觀察:您的投資哲學是什么?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嗎?
魏坤:在這個行業里,我屬于比較年輕的那一撥。我覺得對于年輕人來說,如果現在就給自己設定投資哲學,我覺得有些早,也是對自己的限定。
我更多的是在理解投資的本質和核心的基礎上,談一下我對投資的理解。我認為投資這件事情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給最合適的人,最有效的資源,讓資本去做最有價值且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我對投資的理解。
當然,資本的價值除了體現在從利潤主體里面去產生利益之外,另外一點是需要通過時間去證明的。
我們除了為創業者提供資金,也應該給到他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對于農業行業來說,他們互聯網化意識可能相對較弱,但作為一家投資機構,需要利用對于互聯網意識的長處,包括資本其他的資源,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至于方法論,更多的是和公司同事們共同迭代出來的,一直接受公司的培訓和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學習。
星瀚資本看項目很重要的三點:行業、數據、人。
第一、行業判斷:行業天花板是不是足夠高、行業體量是不是足夠大、產業的集中度是在上游還是在下游,是不是太細碎,基于行業的現狀,延伸出來你現在在做的這件事情的商業模式,是否和這個行業匹配,以及合理性等方式去評判。
第二、數據判斷:從行業衍生出來的商業模式和業務邏輯一定是掛鉤的,而業務會產生公司的運營數據,基于對數據的判斷,去評判你做這件事情的能力是不是足夠強,并展示出你做的成績。
第三、人的判斷:看創始團隊人員此前的成績,以此來評判一個團隊的能力,以及早期項目里一二號位創始人作為核心和靈魂人物,他們的行業經驗,從業經歷,專業背景是否足以支撐他做這件事情、是否有一個大的格局,是否有足夠的堅持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好,這些都包含在我們“四點六商”的理論之中,這是我們比較早期的方法論之一。
如果有機會可以探討更多,其實對于各行各業,對于互聯網和傳統產業我們有不同的方法論,但我覺得最基礎的是來源于行業、數據、人這三個點。
農業行業觀察:請談談您一般看什么的農業項目和約見什么類型的農業創業者?
魏坤:農業是一個大行業,對于農業行業的關注,我不太希望給自己限定,每個類型的公司我都會去看。
從投資人的角度對農業進行細分和劃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下面會有很多子行業或垂直行業。按照國家最新的行業劃分標準,分二級行業和三級行業,比較細致。
如果我們按照常識去看這個行業,農業里面的農林牧副漁,“農”可能更多的是種植。
而星瀚現在更多的是在投和種植相關的一些項目,我們也在關注“漁”,像海產品從凍品到活鮮再到冰鮮這樣的B2B交易;再到養殖端,養雞的,養牛的等等也都會有。
從垂直角度來看,有些行業可能天花板會過低,有些行業也會有巨頭存在,有些行業進行標準化的難度太高,有些行業極度分散,分散到完全沒辦法整合。
像我們投的種植行業,因為2014年土地三權分立導致土地流轉開始,土地集約化可能是未來20年的一個主流方向.
但對于有些農業行業來說,它還是分散的,相關政策還沒有落地,或者行業的技術、經濟都沒有辦法去做整合的時候,我們就會保持觀望。
如果遇到這樣的項目,團隊的創始人背景足夠強大,商業模式足夠新穎,我還是愿意去聊,因為我們做投資創新的事,我們去投資的也是對社會,對整個行業有價值的一些創新者們在做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看。
因為創業者是在第一線的實踐者,比投資人更懂這個行業,多和他們溝通有利于增進我對行業的了解。
所以我不會做局限,但也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約談,這是雙方的。類型不會有設定,但是約不約見這個項目,我們會有評定標準,標準化是我們公司內部體系化管理的能力,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找到真正合適的項目。
比如,對于商業模式不太成熟,團隊對于產業和行業的理解不夠深刻,團隊的能力背景與當前要做的事情不是很匹配等等,這些點可能會讓我在看完商業計劃書之后,給你一個友好的回復,或者微信簡單溝通一下,而暫時不會進行后續溝通。
農業行業觀察:農業創業者最缺錢!一般融不到錢的項目都會存在哪些問題?您又會給出哪些建議
魏坤:你說農業項目缺錢,而從投資人的角度上講是所有項目都缺錢,不只是農業項目。農業項目可能在融資的時候會更難,為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行業的發展周期和資本市場之前對于互聯網的熱衷,導致大家對發展相對緩慢的行業和商業模式,不太會有更多的關注度和興趣去了解,去做投入。
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再到+互聯網,在互聯網的衍生模式里,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工具。但是我們看到很多農業項目的創始人或者團隊,他們對于互聯網的理解可能還不夠深,導致他們對商業模式的創新有扭曲,有時會生搬硬套互聯網概念。同時他們也對資本運作的方式缺乏理解,所以融資相對更難。
我能給到的建議是,互聯網是一個工具載體,要結合你的實業,去考慮如何利用好這個工具;而不是簡單搭建一個電商平臺。
其實,對于農業來說,無論是哪個細分行業,基于實際,基于生產,基于養殖或者基于農業科技,都要找到真正的核心價值,建設真正的價值壁壘,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我剛才提到的互聯網基因,互聯網基因在結合產業的過程中,更多的表現在互聯網運營的方法論,再加上數據化、系統化管理公司的能力。
而不是說農業項目就不需要這么干,對于農業項目來說,行業的標準化比其它的行業更低,所以更需要有這樣的能力去管理公司,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司內部的運營效率。
因為,我覺得對于農業來說,種植養殖都是相對比較分散的行業,不夠集中,我們看了也投了很多的B2B供應鏈項目,有一個酒類供應鏈的叫易久批,還有看的石油化工行業的覓油網,像這樣的項目,產業集中度比較強。
石油行業,三桶油是這個行業上游的終端老大,并且是國家級企業。
但是農業行業不是,每一個農民都是一個生產個體。如果沒有很好的運營效率,本身溝通合作就比較困難,而且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行業特性問題,其中的利潤空間會大打折扣,所以我覺得通過系統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是很重要的一點。
最后,是剛才我提到的,可能不了解資本,不了解互聯網,我覺得這是圈層、教育、文化和基礎建設普及等方面導致的。
很多前幾年的互聯網從業者都有國外留學背景,加上本身就有金融和資本的教育背景,再加上從業的圈層。
對于農業行業來說想做這件事情,一定要打入創業者的核心圈子里,了解真正的互聯網和基于互聯網的優質創業者到底在干什么?這樣才能了解真正資本,對接資本。
農業行業觀察:面對農業創業項目時,您最看重的是現在還是未來?為什么?
魏坤:我覺得從投資角度而言,如果有一個正確答案,應該是去看未來。但如果單以農業行業來說,我想給一個不太一樣的答案,看現在。
為什么說要去看現在?看現在這件事不是說我們作為機構不去關注未來的價值,沒有格局不去關注長遠的發展,而是對于農業來說,農業是民生之本,中國是人口大國,行業現狀導致農業行業產生顛覆性的變革,不會像很多互聯網垂直行業一樣,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從而創造一個巨大的平臺,這個平臺還能影響很多人。
在最近的移動互聯網衍生出來的文化端內容方向的一些項目,我覺得抖音是最直接的例子。
但農業項目不可能像抖音一樣在短期內讓所有人都停留在APP上,留存大量用戶,去傳播它對于文化的認知。
所以我更愿意看現在,因為農業的發展周期比較長,大的方向我相信專業的人都知道,你要看的是現在怎么去做這件事情更符合農業行業的現狀,能讓你生存下去。
其中一個農業項目的創始人告訴我,在農業發展進化的過程中,其實發展的本質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后來我自己去想,我發現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帶給農業的不僅僅是生產力的進化,可能也是對于生產關系的重塑和改造。其實,資本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但前提一定是基于對農業現狀的了解。
中國有20億畝耕地,農業人口有9億,真正從事農業的人還有4到5億。
真正還在種地的人,在這樣一個在中國占最大產值的基礎行業,要直接改變它,像互聯網一樣做顛覆性變革。我覺得非常困難。
另外,如果做了這樣的改變,它影響到的面積太大,無論是從政治格局還是從市場經濟體制上去講,都沒辦法做顛覆性變革。
有的人看未來看的是三年的未來,我們看農業的未來可能是20年的未來。
但我們著眼于現在五年之內怎么去把企業做起來。這是我理解的看現在。
農業行業觀察:約談一個項目,您會考慮多長時間決定投或不投?評斷的標準又是什么?
魏坤:很多機構的投決流程是相似的:從第一次投資經理約見,再交給總監,或者直接交給合伙人首決,再上會做投決,做盡職調查。比較快的流程大約是二至四周。
在這樣的流程里,留給我們去考慮是否投資這個項目其實是有比較大的空間的。有關我個人的決策過程會比較短。
比如有一個項目,我在約談之后覺得很不錯,我是否要推給合伙人、我是否要把它推上投決會、決定是否要去做盡調等,但凡是有和我角色相關的,決策時間會比較短。
真正準備投這個項目之前,要給自己一個冷靜期,比如第一天聊完項目,會非常興奮,當時就認定這個項目真的特別好,一定要推上會,一定要投。但我會要求自己在做出初步決定之后冷靜一下,比如說睡一覺,第二天起來一大早再去想這是否還要投資,這樣會更清醒理智地判斷。
農業行業觀察:遇到比較火的農業項目,有多家資本在競爭,您會如何打動創業者?
魏坤:這件事情其實也是我平時比較注意的。
不斷的在一個行業里去深挖的時候,你能看到更多更優質更頂尖的項目和創始團隊。
星瀚做得越來越好,品牌背書能力也越來越強,和其他的機構競爭案子的事情一定是會存在的。我覺得更多的是我們向項目方證明,你為什么要選擇我?
對于農業,我覺得第一點是對于行業的理解程度以及專業性,我們聊了很多的農業項目,給予我們本身在資本、互聯網和各個產業中的專業性,幫助項目分析行業狀況和資本格局,也不斷和各位創始人學習行業里更細微更全面的知識,并且對于創業者我們非常尊重和理解,這樣創業者本身就會對我們有一個基本信任。
這些可以幫助我們和創業者更高效的溝通,我會告訴創業者,只有懂你的人才能陪你走得長遠,我覺得我們是這樣的人,而且我們懂你,我們知道怎么去幫助你,和你一起走下去。我們是專業的,和我們合作會很順利,溝通會很順暢。
第二對于星瀚來說,首先我們能給到的是資本的幫助,另外星瀚本身是一家注重運營和管理體系的公司,我們有很強的系統化管理投后公司的能力。
我們希望把這樣的基因和意識,灌輸給已經投資的初創企業,我們有投后服務團隊和資源體系能夠幫助企業。
從公司內部投后的運營體系,到對接投后資源和內容服務給項目方,我們是有一整套作業流程和一個大的資源池的。包括運營、招聘、品牌傳播、后續融資甚至業務合作等等。
第三是我們在傳統產業升級領域的布局已經能為我們在整個產業里面帶來聯動。
比如,我們投的科百科技是以農業物聯網作為切入,未來能形成農業大數據平臺,現在成本相對會高,更多的是用于一些高精尖,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和農業產業園區。
但是以這樣的一套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迭代出來的農業種植方案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運用到經濟附加價值沒那么高但產量極大的大田作物或者大宗農產品的,可以做一個普及的大數據的農業平臺。
加上我最近剛投了一個項目叫時代農信,是做農業供應鏈金融的,因為我們覺得金融作為剛需行業,無論在哪個行業,它都是一個萬金油的存在,每一個行業都會和金融有涉及,農業也不例外。
大家都會覺得農業土,其實在農業里面,金融的機會和能發揮的空間有很多。
所以,我們投這個項目,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前面投的幾家農業項目在做升級,因為只用傳統行業,當通過資本去助推整合行業的資源還不夠的時候,它需要有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
投這個項目原因除了我們意識到本來農業金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外,我們也希望這家農業金融公司和我們已投的農業企業可以展開產業聯動,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金融的產品,助推他們的業務上升一個到兩個臺階。
所以,基于這一點,我們在農業種植行業的產業閉環已經基本完成的時候。能讓大家看到我們的投資不僅僅是財務投資,是有比較強的產業布局和思路在里面。
雖說我們不是純產業投資人,但是不排除未來發展到更大規模的時候也會有專項產業布局的可能。但是現在從專業性的角度出發,對于產業閉環的布局,對于很多農業項目方來說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因為一進來之后就會有很好的產業聯動。
農業行業觀察:你對追風口如何理解?投農業項目要不要追風口?為什么?
魏坤:我覺得追風口會存在于很多的創業者群體里,大家的心態是為了融資,按照市場上的走向,哪幾家資本投了哪些項目、那這個行業可能會很有發展。但并沒有找到機構真正的核心邏輯和本質。
我覺得生鮮行業的市場布局是正確的,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我們投的云菜園,定位存在差異化。
他們有的定位社區,有的定位街道,它都屬于零售行業里一個個細分場景,在大行業里都會和生鮮相關,這種我覺得是可整合的,但也是一件長期的事。
但這個不能算風口,這是行業的一個趨勢,以及它的機會。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有了體現,因為屬于生鮮,生鮮不只是我們提到的蔬菜果類,它還會和肉禽蛋奶有關,加上零售的場景,再加上互聯網的交易和社群運營相結合產生的市場機會和價值的爆點。
只有幾個行業價值集中在這樣的一個交叉路口的時候,才會存在行業的價值爆發點,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所以我覺得這不是簡單的風口,是行業的趨勢。
我們提到風口,有些創業者是在追短期風口。有人覺得風口好,他理解成大勢,有人覺得風口不好,因為他們理解成投機。
我覺得短期風口你可以把它當作是投機,星瀚是價值投資,對于這一類短期風口,星瀚只是觀望。比如說像共享充電寶,可能在那個階段會很熱,我們會抱著一個好奇的心態,看看到底在發生什么。
好奇心是我們看行業,去做投資的源動力,但是不會說其他機構投什么我們就跟著投,我們在堅持自己的判斷和投資邏輯。
但是對于追風口這件事本身,像剛才提到的價值的匯聚點,就是順勢而為。
風口這個詞被雷軍創造出來之后,成立了順為資本,自己也在說順勢而為,對于我們來說,長期的風口其實就是要去抓住大勢,做順勢而為的事情,這個是符合投資邏輯的。
農業行業觀察:請介紹下,目前你投的農業項目的現狀和下一步幫扶計劃?
魏坤:你說的幫扶計劃可能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投后的服務思路應該怎么去制定。
比如云菜園的商業模式是上游對接生鮮的種植基地和種植大戶,下游直接在社區終端開生鮮零售便利店。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生鮮行業和大宗產品,或者說一些高新技術價值的種植行業不太一樣。
生鮮是一個垂直的大行業,它對于倉儲物流,鋪位運送的要求,以及它的損耗,季節性都導致要把看成垂直大行業。云菜園之前想通過對于下游需求端增量的字形搭建,去上游整合生鮮的終端。對于種植這一塊也可以去做部分整合,但是后來發現這個行業整合難度和力度比起傳統的種植行業還要在大一些,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配送物流倉儲損耗要求的環節可能會更高。
所以,后來我們發現它的價值點,不是在去整合種植服務,而是在下游把它的標準化做好,無論上游流轉環節是什么樣,至少到了終端讓消費者消費這件農產品的時候,可以體現產品價值,可以有盈利點,也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在品質和價格上有優化的可能性。
因此,云菜園在做的更多的是對線下生鮮的零售場景的搭建和布局。
對于時代農信來說,我們投的是第一輪,今年我們覺得大概可能還會再融1到2輪。因為今年4月份很多機構看到我們的融資曝光信息之后,想進一步的溝通,也想直接去做盡調,所以還是比較受大家認可的。
這個跟星瀚的品牌背書有關,當然創始人團隊背景都比較好,今年可能在融資上會有發力,業務也會有一個不錯的起量過程,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在大數據的風控模型,以及系統的能力,未來能對接到資金端和資產端的系統,他們的系統模型和大數據的風控模型。
通過之前他們從業的另外一家公司,很多東西其實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只是現在在經歷業務冷啟動的階段,今年時代農信的放貸量可能也要放到幾億,放幾千單,用戶的種類可能也會從單一的農資產品的供應鏈條,涉及到和種植相關,養殖相關的業務,會增加業務品類的豐富性。
用劉強東說的一句話,創業項目做的三件事情,找人、找錢、找資源,我們幫助項目方也做這三件,就是找人找錢找資源,只是在每一個階段側重點可能會不太一樣。
農業行業觀察:未來,您還會在哪些農業領域深耕?對農業創業者告誡又是什么?
魏坤:對于農業行業布局的話,剛才提到我們公司從種植服務到農業大數據,再到農業金融的整個布局,業務閉環還是相對比較完整的。
以種植行業做切入可能會相對少一點,但是農業作為大行業,從零售方的肉禽蛋奶,將這些行業往上游去衍生。其次就是畜牧業,養殖業,在這里面還會有一些加工產業,比如像我之前有看過的做牛場的SARS,系統化的升級,有機養殖場的物聯網系統等,這些行業我們都愿意去看,但是比如像奶牛養殖這個行業,奶牛養殖的價值是在于做液態奶的生產,這個行業集中度很高,因為有蒙牛、伊利在,整個行業可以說是半壟斷的,行業集中度太高,牛場都聽下游的乳制品企業,沒有辦法再去行業做整合,很難把這個行業的資源和價值通過資本體現出來。
我們也在看比如魚類的行業,越帶水的產品標準化程度越低,所以我們比較難去整合它。剛才提到的種植服務到農業金融,再到農業大數據,我愿意在這個方向上去看很多農產品品牌,未來我覺得在中國會有很多的農產品品牌的出現。這些品牌會是依托于什么出現的?是依托于比較好的供應鏈渠道整合,還是依托于極強的供應鏈資源的優勢?
我覺得可能要分行業,一方面是農業行業和其他行業的一些衍生、整合的行業,我們持續會看。但是我們會把它當作供應鏈,當成產業升級的整合資源類的項目去看,不僅是農業項目。
另外一個是和農業垂直相關的,就是農產品品牌的誕生,出現一批這樣優質品牌的時候,我們也會去做一些投資。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102 篇
瀏覽:2002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