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幾乎是一夜之間,共享經濟就成為了資本追逐的寵兒,大佬們投資的熱潮。各種小黃車、小藍車遍布街頭巷尾,綠色出行從口號變成了現實。
自此,“共享經濟”一發不可收拾,共享充電寶、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紛紛上市。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作為傳統的農業,又是怎樣緊跟時代的步伐,改變農業的面貌的?今天,跟農業君一起來看看,國內外共享農業大PK,究竟誰會在這個領域更勝一籌呢?
美國:艾米的農場
這個農場由父女倆共同經營。作為美國的“農家樂”,近60畝的農場由兩個人打理,顯然是十分困難的,所以他們干脆把農場弄成開放式,隨性經營。有多開放呢?他們定了四個“隨便”——門隨便進、活隨便干、菜隨便摘、錢隨便給。
農場有一塊小黑板,梅泰諾會在上面寫當天要做的事,比如給白菜澆澆水、給土豆松松土……這樣一來,游客們就有了干活的目標,大家辛苦一天,到最后看著有什么想帶回去的蔬菜水果,隨便給點錢,就可以直接拿走。這樣一來,美國這家“共享農場”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問題,還成了旅游景點,種出來的莊稼還能賣到超市掙一筆,真是一舉三得。
日本:Ma farm
Ma farm創立已經有十年時間了。這個農場的建立是為了讓更多人快樂地參與、從事農業。公司2016年收入總額10億日元,利潤4000萬日元,2017年的經營目標是 12.9 億日元。目前收入來源為四大塊:
1、都市小農園
公司將距離市區近(車程在半小時內)的農地包裝成“都市小農園”,目前公司有 120 多個“小農園”,擁有會員 10000 多人。公司每周會派遣農業專業人員在小農園進行現場指導,為了增加項目粘性,每個月還會向租地客戶郵寄新品種蔬菜種子和各種主題活動的資訊,吸引客戶來小農園參與。
小農園”的模式創新不僅解決了大量的閑置農地,同時也解決了農地的土地增值。在日本 1000 平方米的農地,如果用于水稻種植收益是10 萬日元,用于蔬菜種植收益是30萬日元,而他們的“共享” 小農園的收益是300萬日元!
2、專業農業學校
他們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創辦了自己的農業專科學校,學制是一年半,開設有務農技術、農業經營和蜜蜂養殖三個專業。學校每年會收取高達 64萬日元的學費,現在已有 800 多學生畢業,Ma farm 的理想是培養10萬專業“快樂務農”的畢業生。
3、農場產品直營
Ma farm 擁有三家自營的蔬菜直營店,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菜店,而是設計時尚的蔬菜賣場,讓客人有快樂的體驗感。公司之所以創辦自己的產品直營店,為的是推動農產品的當地化生產與消費的理念,最大化實現產、供、銷的“本地化”。改變原有農產品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本地化”保持了農產品的新鮮與流轉成本的降低,真正達到了多贏!
4、農園土地租賃經紀
Ma farm 設計了一個“農園土地租賃經紀”平臺,閑置農地的人可以上網登記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賃土地的人可以在平臺上搜索,目前還不能自動成交,因為日本的相關手續還是比較復雜,而且擁有土地的農民也不會很信任要租地的客戶。
這時 Ma farm 作為一個專業的“第三方”就會提供撮合甲乙方合作的“經紀”工作,使交易變得簡單、順暢。而每撮合一筆交易,Ma farm 或獲得每筆 50 萬日元的手續費。通過互聯網,Ma farm把這些長尾需求有效聚合起來。因為越是復雜交易,越需要中介、平臺的專業化服務,并取得交易雙方信賴。
德國:公主花園
2009年,有人從柏林當地政府手中租下了一片荒地,把它改造成了一個城市農場。這里就成了一處公共的農耕地,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摘走園中的成果,但前提是——要在這里進行耕種。許多志愿者紛紛將自己家里的土豆、西紅柿、蘿卜、香菜等“土特產”帶到花園里種植。大家以菜會友,彼此交流心得。
周末時,“公主花園”定期會舉辦音樂會。小黑板上寫著當季的蔬菜品種。
中國“共享農業”3大樣板案例
1、艾米農場
艾米CEO唐飛,正是看準了中國農業跨界的美好未來,開創了艾米農場。
艾米會通過閑置農田托管計劃,面向全國范圍接受相關地方政府、合作社、鄉村旅游度假項目、特色小鎮等單位的閑置優質農田托管申請。經過環境審核后的土地,艾米會將統一進行建設,打造成統一管理的農場,實現共享農場的網絡化運營。
通過“互聯網+農業”的方式,實現線上預訂下單,線下農場體驗,形成互聯網訂單農業模式。城市家庭只需要在線下單,認購相應農田的收獲權,就可成為共享農場會員,吃到生態、環保、無污染的健康生態有機胚芽米。
2、樂農之家
樂農之家創立于2016年,率先提出了“知農、富農、樂農”“新三農”理念,。
樂農之家通過利用互聯網高度透明和強用戶體驗等特性,將實體農場與大眾連接起來,打造全新的線上認養、線下代養O2O生態養殖場景,引導遠離山林、草原、田園的都市人投身于生態農業建設中,形成了需求到產品再到消費的完整農牧產品消費鏈。
互聯網用戶通過樂農之家APP進行隨時隨地認養,認養時可以選擇現金收益或實物收益。樂農之家將通過順豐冷鏈配送到客戶手中。用戶還可以在歡樂集市出售,體驗一回真正做農商的樂趣。未出售的,樂農之家將回購。
3、南田“共享農莊”
三亞首個“共享農莊”落戶原南田農場,將打造成集教育科研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旅游示范綜合體。該項目地塊面積約3838畝,預計總投資68億元人民幣。
三亞南田“共享農莊”項目位于三亞東大門,依傍海榆東線公路及環島高速,具有良好的旅游區位條件及生態資源。項目建設內容分為生態種植基地(農業雙創基地)、農墾新型社區、國際知名農業休閑旅游度假農莊等三大類內容。南田“共享農莊”還將針對沿街房屋進行藝術改造,將原村落生活區轉變為商住生活服務區,打造具有特色、亮點的民俗風情街,既為游客提供商旅業服務,出售農特產品,也作為影視拍攝基地,衍生產業鏈條,幫助原墾區居民職工創收增收。
事實上國外共享農業的發展是比較早的,上述的例子只是更具代表性。那國內外共享農業究竟有何不同呢?一起來看看!
一、切入點
國外共享農業是以“樂趣”為切入點,他們建立共享農業是為了讓人們在農業種植、采摘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快樂的時光,放松身心。
而中國共享農業的切入點,大都是以農產品健康為主,力圖打造生態農產品,讓閑置的土地發揮作用。
二、經營模式
國外農場的經營模式(美國、德國)為例:以開放自由為主,誰都是農場的主人,你隨時可以去,也隨時可以走,但也要遵循人家的規矩,如要做的活,采摘之前要先種植等。
在中國,以(艾米農場、樂農之家)為例,以互聯網+農業的方法,線上預訂農產品或農場體驗,最后將健康的農產品通過物流送達客戶手中,或帶著朋友、親人去農場親身體驗一下農民的生活,但這些都以收費為前提的。
三、商業模式
日本共享農場的盈利模式主要由農業專業學校、都市小農園、農產品直營、土地租賃經紀四大塊組成,每一部分都是各自獨立的,有它自身的運營模式,賺錢貌似很厲害。美國與德國,不以盈利為目的,只是為了提供一個場所,供人們體驗農村生活,放飛自我。
中國的共享農業,目前都是以互聯網為依托,讓客戶在線上預訂產品或體驗,以此獲得雙贏的模式。
四、政策扶持
國外的共享農業淵源已久,目前國家對此雖未有大的補貼或投入,但肯定也是支持的。
中國的共享農業卻是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前幾日,財政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今年要在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其中,作為試點省份之一的海南,提出的就是——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于是總投資68億元的南田“共享農莊”在三亞誕生了。
人和人之間要懂得分享,農業領域不也應該如此嗎?農業只要遵循共享機制,就能玩轉共享經濟的平臺,那么,未來“共享農場”會成為新一股全球潮流嗎?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