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報!科普教育研學基地是未來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一條最嚴銀行理財新規即將發布的消息在網站和朋友圈不脛而走。新規的實施將使得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范圍縮窄,獲取高收益項目的空間也更小。而另一端“7·18”互金指導意見出臺后,P2P網貸行業成為了理財的話題王,陸金所、人人貸等第一梯隊平臺備受關注。但與熱錢滾滾涌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持續下降。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前6個月,綜合收益率分別為12.18%、11.86%、11.63%、11.24%、10.96%與10.38%。其中多數平臺都降息1至2次,降息幅度在1至2個百分點之間,降息成為了P2P平臺的主旋律。面對新規即將下臺,降息成為“新常態”的“非常時期”,理財平臺和普通老百姓又該何去何從?
是哭是笑,先看看這是不是順勢而為的必然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清楚為何會降息,降息和新政對公眾理財和P2P等理財產品影響如何?
以《P2P網貸行業2016年6月月報》數據為例,數據顯示,如今低息平臺占比持續上升。綜合收益率介于8%-12%的平臺占比為41.15%,占比環比上升了2.06個百分點;綜合收益率在8%以下的平臺占比為8.64%,占比環比上升了1.15個百分點。如果細細分析就會發現,收益率下調實際是收益合理化的表現,這既是理財市場的大趨勢,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
1、宏觀經濟處于“L型”左側,探底仍在進行。
當下中國的經濟走勢呈“L”型發展且正處在L型的左側已成為行業人士的共識。腦洞大開的網友還演繹出“L”型走勢的四種寫法,如:“逐級下臺階”式、“躺著的L”式、“斷崖下跌”式和“深不見底”式。但不管是哪種“L”,中國經濟運行不會是“U”型,更不是“V”型;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既不會大起大落,也不會斷崖式下跌,更不會深不見底,而是柔和地完成經濟下行,并在底部波浪式夯實基礎,最終步入新的發展狀態。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企業擴大再生產意愿會有所降低,融資需求也會減少;再加上全球相繼掀起降息浪潮,我國央行多次降準降息,以增加市場流動性,于是整個理財市場收益下行成為“新常態”,以余額寶為例:7天年化收益從剛推出時的年化7%左右到雙降后已經下調至2.36%左右,P2P自然不會例外。
2、貨幣寬松政策下市場利率下降,社會融資成本已經走入下降通道。
2014年11月至今,央行共降息6次、降準6次,市場利率降至歷史低位,而且分析師指出,今年第四季經季調的環比經濟增速料會降至6.3%,中國央行(PBOC)可能在第四季降息25個基點,下半年還會降準兩次。
但好消息是:央行降息降準后,受益的不僅是股市,P2P理財平臺也將獲得利好,因為比如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的不斷下調必定會導致資金外流,從而刺激消費或者帶動其他理財產品的銷售,而P2P理財項目期限相對固定,且收益不像貨幣基金那樣受市場和政策影響隨時產生波動,因此,雙降政策對P2P理財的收益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貨幣政策寬松導致利率下降,借貸成本也隨之降低。對于P2P平臺來說,資產端的借貸成本下降,資金端的收益率自然也會小幅下調。
3、順應監管潮流,收益趨于理性化
一方面,銀行理財新規將預示著包括P2P在內的理財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另一方面,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合規調整,穩健發展”成為行業主旋律,所有理財產品都在自查自檢,積極建設合規體系。
尤其是P2P行業,在之前爆發幾起較大的惡性負面事件后,P2P問題平臺數量居高不下,監管層整治勢在必行,而整體收益率下降成為順應行業監管潮流的必然舉措。
當下看,多重監管和降息潮雖對部分平臺造成一定沖擊,但這是良幣驅除劣幣的必經階段,P2P將繼續兩極分化。事實上,“中國網貸評價體系”課題組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的網貸平臺綜合實力評價排名與評級報告已經證明,統計數據顯示,除少部分平臺大幅增長外,多數平臺的成交量和借貸余額增長情況低迷,甚至出現大幅下滑。其中30家平臺中有17家成交量下滑,最高降幅超過47%。此外,一季度有14家借款人數下降,12家平臺投資人數下降。而且陸金所、人人貸、翼龍貸以高分位列前三,并與后面的差距拉大。
以人人貸為例,截至2016年8月,人人貸WE理財累計交易額已經超過190億。累計為用戶賺取超過17億元,服務超過1900萬人次的投資者。2016年上半年,人人貸借款成交金額同比增長44%,這和人人貸WE理財大數據的完善風控體系和小額分散的風控機制不無關系,而陸金所也是一馬當先。
這也又一次證明:在風控方面具備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體系;能根據大數定律逐步將客戶風險進行分散,最終保持總體風險可控并符合監管、順應潮流的大平臺,才是P2P行業發展的主流。
4、民間資金涌入,但優質資產依然稀缺
如今老百姓的投資理財意識逐漸加強,理財不再只盯著銀行。隨著降息和新政的出臺,原來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穩健類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創下新低,股市和債券市場雙雙式微,于是部分避險和閑置資金就會流向P2P等投資渠道。
因為盡管P2P平臺的收益率在降,但相對其他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仍然比較高。而且一旦大量資金涌入P2P行業,再加上當下優質資產依然稀缺,原本利用高收益吸引投資者的手法就會被平臺方逐步拋棄,降息自然成為必然。
5、為緩解成本壓力可持續經營
最后,看似風生水起的理財行業,實際上真正盈利的平臺很少,有分析人士估計不到10%,大多數平臺還在“活下去”和“搶座位”中掙扎。當初燒錢模式已不再適應資本寒冬,而擴充規模、打造品牌又會增加運營成本,在這關鍵時期,通過降低收益率來緩解成本壓力是很多平臺必然的選擇。
再說通過降息,平臺可加速獲取借款人和借款用戶,在降低了個人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能幫助自身轉變策略,擺脫惡性循環、探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降息可為平臺帶來更多的資金,由此來加強風控水平,從而保障投資者的利益減少投資者的風險,這對于P2P平臺及其投資者們,都是利好。
所以降息和新政對于P2P等理財平臺及其用戶而言,短期可能會使得收益下降,但從長遠來看,各類理財平臺勢必從泡沫化向規范化的過渡,從高息攬客、快速做大的互聯網思維,向全面把控風險、回歸合理收益水平的金融思維轉變,這既是迎合監管所需,也是整個金融行業的大勢走向,是發展普惠金融的關鍵一步,P2P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必然參與其中。
那又該如何學會只笑不哭?
既然我們清楚了降息新政的原因和利弊,那就看看如何“趨利避害”、保本增收。尤其是在各類寶寶產品、P2P平臺、BAT及傳統金融巨頭爭先搶奪用戶的當下。
一、擦亮雙眼調整預期,力求收益合理化
最高法已經劃定民間借貸的利率紅線,那些打著高息幌子來非法集資的平臺也被陸續爆雷,當降息理所應當,我們作為普通投資者首先要識別各類理財產品,尤其是魚龍混雜的P2P產品。
盡管我們知道那些不合規的平臺將會漸漸退場,但我們仍然需要分辨,陸金所依仗平安的強大背書和多年的金融行業沉淀一騎絕塵,人人貸WE理財攜手中國民生銀行正式上線資金存管以及巨大的風險備用金逆勢前行(截至2016年上半年,人人貸風險備用金余額超過2.8億元,截至6月30日,人人貸風險備用金余額與待還本金之比為3.0%,遠遠超過0.32%的逾期率),翼龍貸、微粒貸、紅利創投各有優勢……而個別看似風光的平臺,卻背后潛伏者巨大的隱患,如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陸紐交所的某貸,響鈴之前就撰文提醒,盡管它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P2P平臺,但其多重業務難分身,目標用戶分散且需求差異性大,將增加其業務風險。此前有人還爆料稱其主推的白領工薪階層的”精英標”,實際上,不少借款信息學歷一欄中是高中,中專的不在少數,他們是否具有長久,穩定的收入保障,真讓人捏把汗。
其次要合理調整自己的收益預期,盡量收益合理化、現實化。在高收益和高風險之間選擇那些用戶體驗好、品牌實力強、風控體系完善的第一梯隊平臺,如在各類榜單中穩居前三的陸金所、人人貸、微粒貸等。BAT京東們的余額寶、螞蟻金服系等,盡管利息不高,但穩妥方便也可考慮。因為收益合理化是對用戶根本利益的保障,理財投資本質仍是金融,安全仍是投資者在理財投資需要考慮的首要要素。
二、拋棄僥幸心理,警惕高收益平臺
現今“收益畸高”幾乎已成問題平臺的代名詞,收益越高,越是存在不可忽視的隱患。投資者不應只憑收益高低選擇平臺,莫要有僥幸心理。“中國網貸評價體系”課題組就提出目前P2P平臺信披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平臺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信息不詳。
2、項目借款信息不全或不予成交前披露。
3、運營數據殘缺,運營報告形同虛設。這主要表現在:喜歡炫耀成交資金量,不提借貸余額;只說注冊人數,不提實際投資人數;只介紹投資人情況,不提借款人情況;拒絕披露不良貸款的數據。
因此投資者在做P2P理財投資時,既需要準確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力,盡量選擇口碑好、運營規范的平臺;又需要對行業監管動向保持密切關注,提前規避潛在風險。
三、分拆雞蛋和籃子,巧妙完成跨平臺、多周期的投資組合
央行降息,是為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傳導到投資理財市場,除了整體利好樓市外,對銀行理財、股市、債券、基金、“寶寶”、P2P、黃金商品等也都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但這不是讓投資者停止投資,而是要避免盲目投資,在確保投資平臺相對安全的基礎上,投資者可以適當建立跨平臺、多周期的投資組合,以獲得高收益的同時,分散投資風險。
這需要:
1、了解投資規律,用好長短周期式的組合,比如長周期的產品通常要比短周期的收益率要高,因此在做資金流動性安排時,可適當選擇一些中長周期的標的產品投資。
2、選擇跨平臺組合理財,充分利用各個平臺不定期推出的理財活動提升自身投資組合的總體收益率。
3、巧妙搭配平臺的新舊理財產品和利用平臺營銷增加收益,比如為吸引寶貴的新鮮血液,幾乎所有的P2P平臺都有針對新用戶的“新手標”,這類新手標的收益率一般會比普通的,高出1-3個百分點。所以適當選擇一些沒有投資過,但資質不錯、口碑較好的平臺進行“打新”,將有利于提升收益。其次參加平臺的節日、紀念日運營活動等,利用這些例行福利也可以增加自身收益。
最后,響鈴仍想啰嗦一句:投資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投資者需要在風險和收益之間找準平衡,只有那些建立了正確的投資理念,掌握了完善投資技巧并善于利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資源和信息的投資者,才可能在投資收益率普遍下滑的市場環境下坐享安全與收益。而各類平臺與投資者更是“同生共死”,需慎行。
相關文章
曾響鈴,微信id:xiangling0815,資深評論人,關注智能硬件、新媒體營銷、互聯網金融、O2O、企業級服務等。鈦媒體、虎嗅、i黑馬、創業邦、投資界、藍鯨TMT、界面、億歐、砍柴、速途、頭條、搜狐、一點資訊等近60家媒體專欄作者。《商界》《銷售與市場》《重慶商報》等撰稿人
文章:212 篇
瀏覽:375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