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張建中)
近日,原農一網市場與企劃總監、現青島微眾市場與策劃總監、資深農業互聯網專家張建中做客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旗下社群-農俠會商學院,與近500多名的來自全國的農業電商、縣域電商、新農人在線分享、交流。
張建中認為:當前涉農互聯網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農資電商,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資企業或者農資商之間的、跟農民之間的一種農資交易;第二類農技APP,這是一種技術上的交流;第三類涉農類信息網站,滿足人們涉農信息的獲取。涉農互聯網的起始核心其實是農人+互聯網或者說農業+互聯網,說農人可能會更客觀,因為互聯網始終都圍繞著人的需求。
那么,為什么農人要選擇互聯網或者說農業要加入互聯網呢?張建中認為,互聯網能夠做到比傳統更便捷、更便宜、更全面、更準確、更多樣、更可靠。我們選擇+互聯網,是為了實現2個目的——抓到更多人、如何賺到更多錢。因此就需要思考4W2H,4W是what——你的目的是什么;why——你為什么要做這個平臺,想賣農資還是做服務的;who——你做這個平臺能是面向普通農民還是種植大戶、是農資經銷商還是農資零售商;where——你的用戶在哪里,你的目標用戶是農資批發商,那么他們更多在批發市場里邊,如果是零售商則更多地在各個鄉鎮里邊,如果是種植大戶那么他們在哪里。最后兩個H就是如何讓他(目標用戶)知道?如何讓他重復的來?
談到農業互聯網的切入口是什么?張建中看好互聯網應用、社交、游戲這3個切入點。同時,張建中還認為農產品流通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同時,張建中還談到互聯網模式的三個關鍵點:第一個就是資源整合,這將起到一半的決定性,它具體的解釋是主導者與合作者能夠出于自身利益而全力以赴的去做;第二個方面就是合作者和主導者業務是否有重疊和互補的問題,只有相互促進、相互彌補的平臺才能達到推廣最大效果。第三個就是商業的延展性,就是能不能扛得下去、活得下去,要有足夠的贏利點和價值供主導者、合作社和使用者三方分配。
最后,張建中認為,農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最終它一定是集資訊、問答、社交、交易于一體,有點像今日頭條+農醫生+微信+大豐收、更加多元化、綜合化、平臺化。類似這樣的平臺將能夠滿足農人在農業行業的多個方面的需求,包括農業信息、農技解答、同行交流、買農資、賣農品。
以下為分享實錄精華版,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張建中:
我的理解,互聯網就像二十世紀初的電一樣,電的本質是能量的傳播和轉移,而互聯網是信息的傳遞,那么如果說電力改變了我們的生產,信息則正在指導我們生產。
所以,如果說你要拒絕互聯網,那么就相當于你在二十世紀初,你還在堅持用煤油燈、用蒸汽機而拒絕使用電力,拒絕使用電燈,也就說,你在拒絕一個時代。
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農業的互聯網和涉農互聯網,在2014年的時候,云農場、農一網、農醫生等這三大農業互聯網先后上線,掀起了農業互聯網的元年。其實農業互聯網起源于非常早,最早的時候 ,我知道的是一個叫豬易網的畜牧網站,它在2000年就已經在運營。只是在2014年在行業,互聯網農業被行業所意識到,尤其是以聯想控股投資云農場為標志,整個社會、整個投資界、整個農業界,都意識到了互聯網時代已經來了。
到了2015年就出現了更多的各種互聯網的應用,不管是做農資的還是農技問答還是從事互聯網應用的農產品信息都非常多了。所以說,農業互聯網是火于2015年。那到了2016年之后,有些人可能已經撐不下去了,不管是企業也好經銷商也好在互聯網的大潮下,可能經不起第一輪的燒錢,或者說叫消耗,他撐不下去了,因此2016年,農業互聯網冷了;甚至有人在質疑,農業互聯網到底行不行,尤其是農資電商。那么,我想要說的是,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一個很長的一個過程,很多比如說美團,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實現上市,還沒有實現所謂的成功,京東還在虧錢。
所以說,我希望不管是在做農業互聯網的也好,在關注的農業互聯網的也好,都要有一定的耐心,給農業互聯網一點時間。如果說農業互聯網誕生在2014年的話,那么它在今年僅僅才兩年,它還需要很長的路,它還需要去摸索,去實踐,讓子彈多飛一會,才能夠打中更遠的目標。
涉農互聯網的核心。我們一塊來分析一下,大致按照三個類的分析,那么農資電商,本質上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資企業或者農資商之間的,跟農民之間的一種農資交易、農技APP是一種技術上的交流、涉農互聯網是方便我們這些從事農業的人獲取更多的涉農信息。
大家會發現其實這些都是跟人相關聯的,這就對了,因為我們人是信息的一個使用者,產生的不一定是人,但它的使用者一定是人,因為只有人才會關注信息,所以說涉農互聯網的起始核心應該說是農人+互聯網,或者說農業+互聯網,說農人可能會更客觀點。
那么,為什么農人要選擇互聯網,或者說農業要加入互聯網呢?它應該是圖片上面的六個方向里面任何一個,應該有這么一條理由,就比傳統更便捷、更便宜、更全面、更準確、更多樣、更可靠。如果說你一樣都不占,那么你一定做不起來,反正如果你做到了一樣,那么你就有了一定的起步,可以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了,比如說農一網實現什么?農一網比傳統農資相對來說更便宜一些。比如說農醫生現實了什么?農醫生是讓農人之間的農技交流更方便一些。比如說淘寶,農村淘寶讓我們的選擇更多樣化了,所以說它都比傳統有一個點上的改進。
如果說你只具備了一樣,而不具備其他樣,或者說其他方面跟你具備的有一些明顯的對比,那么就成為你的一種軟肋,比如說農村淘寶。農村淘寶,淘寶是讓我們的選擇面更加寬廣了,但同時也實現了價格也相對更便宜一點,它能否做的更加準確,更加可靠呢?農一網上的農資產品相對來說價格更低,但是它的選擇面往往比較有限;再比如農醫生,農醫生讓我們的農技交流更加很方便,每個人都可以來解答,但是誰能夠為自己來解答承擔責任?所以說它的可靠性是一個短板。如果說你的短板,任何一個互聯網項目的都有短板,可怕是你沒有意識到,沒有去彌補的話,那么可能就會成為你發展的一個瓶頸,將限制你將來的發展。
既然是你的一個短板,那么就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一個切入點,以此來攻擊你,相互之間形成一種競爭關系。沒有一個互聯網平臺,它能同時具備這六條,它肯定會有所短,有所長的,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一個原因,只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揚長避短就行了,結合自己的優勢。
接下來,我們簡單來交流一下,在當前互聯網的環境下,有哪些可以做的一些方向,我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企業來介紹,農一網是一個純粹的農資電商,走的是區域代理式的一個運作;農村淘寶是綜合電商,走的是區域化的運作;店管家是做零售商的一個門店管理的,互聯網的一個應用,不是純粹的商業項目;微眾是做硬件的,通過硬件的語音電腦來解決農民上網,然后做農村互聯網,它做的是區域平臺的一個獨家運作;新農寶運作是一個沒有農業背景的一個從電商切入進去,然后做信息化方案的一個提供者;小農人是廣東中訊做的一個集農資和農技在一個APP上的一個平臺,那么一畝田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較多了。其中,七公里也是一個農資類的一個平臺,它主要定位是農資零售商之間,是一個比較封閉的一個平臺;農醫生剛才提到很多次了,不再說了,是做農技問答的;191是農業行業很有歷史的一個農業互聯網網站,主要做的是行業的一個交流,大豐收和新農寶一樣,都是沒有農業背景的,不過大豐收是做電商的,既有自營的又有開放平臺的。
在這幾個項目里面,其實都有代表性的,有賣產品,自營的,像農一網就是純粹的自營,大豐收是既有自營又有開放平臺的。其他都不是自營的,沒有自營的,自己不賣貨的,都是做一個平臺式,包括小農人平臺和農村淘寶,而店管家則是一個純粹的一個互聯網的應用,不涉及到商品的交易,這些都是一個方向。
我剛才發的第一張圖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見,主題是農業+互聯網的運營。那么。今天我將側重于講用戶這塊怎么來做?其實任何一個互聯網項目,無非就兩點,就是怎么抓人,怎么圈錢?那么我們今天來講一下,怎么圈人?圈人我總結起來是4W2H,4W其實是what,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你為什么要做這個平臺?你做這個平臺之后給用戶提供什么?你是賣貨還是做服務的?第二個就是你用戶是誰?是普通農民還是種植大戶還是農資經銷商還是農資零售商?那么why,用戶為什么會選擇你?和你的目的是相結合的,用戶為什么選擇你?第四個where,你的用戶在哪里?你的農資批發商,在批發市場里邊,零售商在各個鄉鎮里邊,種植大戶他們在哪里?兩個H就是如何讓他知道?如何讓他重復的來?那么接下來我具體的來講。
互聯網的目的是什么?做互聯網的每個人都有些目的,不管是企業也好,或者說我們個人或者說經銷商,你做互聯網都有目的。其實,我們很多人都說要賣貨,有一點想不明白就是,就是賺錢嘛?賣貨也是為了賺錢,比如剛才說的店管家,它這種肯定也是為了賺錢,只有賺錢,才能生存的,其實我們最終目的都是賺錢,那么賣貨呢是實現賺錢的一種方式,做互聯網的盈利其實大概也就三個點,接下來我會提到,要么你是賺傭金的,就是賺交易提成,要么你賺廣告費的,要么你是賺差價的,無非就這三點。
那么還有一種目的是什么?就是提供增值服務,那么增值服務就脫離了電商,就不一定有交易,沒有交易我也可以賺錢,那么你的用戶是什么人呢?
可以是普通農民,也可以是經紀人,比如一畝田就服務于經紀人,零售商平臺像七公里,剛才我提到的,還有豐收俠,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個服務于經銷商的一個服務平臺,可能因為這個鏈條太短了。那么服務專業農民和普通農民就有點模糊了,如果說他在農業行業性屬性比較強的話,那么應該是以專業農民為主要的目標用戶的。
第二個,第三個W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就是更什么,更便利還是更可靠,比如說你是做農資的,你要賣農資,你要價格更便宜還是讓質量更有保證,還是讓選擇更有余地還是讓買賣更加方便?如果你是做農技交流的,那么你能實現哪一條呢、更便捷、更全面、更可靠、還是更有效。總之你要有一個“更”。
其中,用戶聚集在什么地方?比如說你要抓果品的專業種植戶,那么你可以去一些果區,優生區的果品交易市場,你就可以抓到很多的果農。如果說你要抓經銷商,那就去一些農業批發市場。其實很可笑的是什么?就是這四個W都不是我們或者都不是員工所決定的,有很多人做的是無奈的,為什么有些人說要做農資電商呢?沒辦法,因為我們是農資企業,但是反過來講,農資企業(做互聯網)就一定要做農資嗎?一定要做農資電商嗎?比如說燕化永樂的農醫生,他們就是農資電商,這也未必也不可以。那么這四個方向其實是在項目已經確立的時候、項目成型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下來了。
如果說你有意做一個新的互聯網項目的話,你要慎重考慮這四點。如果說不是新的互聯網項目的話,這四點其實想不想都沒有用,意義都不是特大,除非在網站的平臺上,能夠重新構建,這樣的話可能會融入一些新的東西,如果說要進行全面調整的話,就會遇到很多的自身的一個限制,你比如說淘寶,淘寶如果想解決假貨問題,那么就攝入很多東西,而不僅僅是現在這些打假,當然現在打假也是一種方式,但是總是馬后炮式的,沒有從它的模式上來確定,怎么避免假貨。
接下來一個運營的重點就是怎么讓更多的用戶知道你?而且能夠重復的使用到你?使用到我們某一個平臺。比如說農資電商,讓用戶知道你上面有好產品,有好的農資來買,而且還能夠重復的知道,重復的來買。如果解決不了重復的問題的話,那么就會陷入流量的漩渦,無止境的去引流量,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我們在回顧一下,其實我們從表面上看,好像有什么好的招,你有什么好的辦法來推廣推廣我的網站?都感覺推廣網站是很直接的,大家都只想這一點,那么有沒有反思,剛才我說的那四個W,你推廣網站,你推廣什么?推廣什么網站?你有哪些訴求點讓你的用戶知道讓你的用戶記住?
農民憑什么要用你的呢?這個策劃就考慮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結合到你的訴求點,來去策劃一個活動,來去宣傳,來去推廣。其實后面這兩個H,其實只是執行層面的,那么它會受制于上面的四個W。那么比如說如果說你是做電商的,其實很多人對花錢是很抵觸的一件事情,那么你如何讓他不抵觸呢?讓他很自然的知道呢?那么這個你就需要來想別的辦法,別的招了。那么怎么讓重復來?為什么天貓要搞雙十一?而且每次雙十一都搞的動靜那么大?其實它就是在不斷的培養,不斷的培養,不斷的固化我們的網購習慣,因為它還有很多競爭者都在跟它搶流量,比如說京東。
它必須不斷的強化它的用戶心理的一個定位,否則的話,用戶可能就會流失,那么這個成本它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因為它是一個平臺,它不是燒自己的錢的,它也就是賺個宣傳費,其實每次(雙11)都有很多天貓的大賣家在虧錢,虧得一塌糊涂,甚至老板跳樓。但是天貓依然還賺錢的,這就是涉及到一個電商項目的一個模式的選擇上了,如果說我們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我們現在不太好的來講策劃宣傳這件事的,我們會在下面會從應用的一個角度就說如果說你現在有一個互聯網的項目,不管你是做電商還是做其他的平臺,已經有一個成型的項目的話,比如說你上面的四個W是改不了的,那么,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添加的應用功能,來增強你的流量捕獲能力。其中,流量來源說白了就三個方面。通過搜索引擎,通過公眾號,通過大的網紅,去買這些流量,付費去買。
第二種,就是讓你的用戶給你帶來流量,這個點其實就是微信,微信的宣傳推廣其實就是我們用戶自己使用成本。
第三個就是你能不能有些功能自帶流量。比如淘寶,2016年上線了淘寶直播,它一個典型的運用表現:自己設計一個功能,自己設計一個應用,來產生流量,這個就叫自帶流量。
曾經跟朋友交流過,說互聯網的切入口如何切入?一個好的切入口的應用,第一個一定是邊際成本很低的一個應用性的東西的切入,只有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做到流量的成本會越來越低,因為切入口說白了就是引流的,那么回顧一下我們最常用的應用,也無非就是這三個。信息搜索,那么具有到農業這一塊不是說你簡單的把別人的信息抓過來就完事了,那也太簡單了,那也是產生不了流量的,一定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這里要夸一個APP,叫農管家,是北京那個農管家,是綠色logo的農管家,它上面有很多視頻,其實農業類視頻是很多的,但是它上面的視頻清晰度非常好。
但是它應該不是自己做的視頻,應該也是自己上傳的,或者是專業直播的,那么這就是另外一個機會,其實也是一個農業互聯網創業,那就是視頻應用,現在有很多的農業類視頻網站,比如說優酷、或者愛奇藝上面都有很多的農業類視頻,但是都存在不清楚、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那么如果說這時候你想去通過視頻來引流,那么就可以啊,找一些專業的人員,比如說找一些專業的農資企業,或者說專業的農資電視臺來制作一些精美的、高質量的、比較清晰、比較科學的一些農業類視頻,鏈接到你的應用上,就會有很多人點擊觀看,我曾經看過農管家上的視頻流量,點擊量還是蠻高的。這個成本是很低的,你做完視頻之后,往上面一傳就不用管它了。
這個成本是很低的,而且它能產生很強的延續性。在視頻里面你是可以融入到商業化運作的,你可以講一些產品的使用,講一些好的應用技術,來帶動你的銷售。
那么,第二個就是社交,其實社交這個話題是非常大的,回頭有機會我們可以專門來溝通這個問題,那么這里簡單來講一下,社交其實應該是與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最關鍵的是微信它這個社交工具其實不特別適合我們農業行業的人來使用,微信它適合什么樣的人呢?它適合一個熟人的交往,但是在我們很多人使用的情況下它已經泛濫成什么了?泛濫成為了一個商業化的一個廣告通道,現在商業很濃厚了,你是被商業了的,你的朋友圈有很多人,各種人都有,信息非常地混亂、不精準,但你不可能直接把誰刪掉啊,或屏蔽某一個人?當然你可以屏蔽,但這種操作,實際上卻很不方便。微信很模式上不太好兼顧到這些。
比如說我,專門做農業互聯網的,其實我希望能夠更多認識農業互聯網的人,但是通過微信是很難實現這種快速的、精準地、結識很多的這方面的人。你比如說我們朋友圈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有曬孩子的,有曬美食的,有曬錢包的,有曬郁悶的,還有發感慨的、發心靈雞湯的,還有各種信息的分享,你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朋友圈都屏蔽,所以說我們的朋友圈,純度是很差的,我們的微信里邊,什么樣的人都有,除非你在農村老家里面的生活,就那么幾個人,這種是特例情況,所以說我們不能說一提社交,就感覺到我們有微信、有QQ,我們就沒有社交天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微信很大,很龐大,就剛才我說的那句話,尺它一定有自己的短處,寸一定有自己的長處。
我就非常看好行業社交的一個發展方向,一定是行業的,就是跟每一個行業深度融合的,結合行業特點去設計的一個社交平臺,如果一旦設計成功的話,這個應用,即使沒有微信熱度那么高,但是也不差,而且它的成本一定會比你去買流量要便宜的多。
第三個就是游戲,為什么把游戲放在最后呢?可能是因為我對游戲這塊研究比較淺,我這里只是簡單的說一下游戲,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它可能需要一些噱頭。你比如說我這段時間回家,跟爸媽或者跟朋友一起斗地主,打撲克,其實就是找一點事情讓我們之間,相處的時候有點內容而已,是什么內容并不重要,關鍵是你一定要有內容,就好比你跟你朋友去約會,一定要有事干,你不能沒事干,對吧?這個游戲在應用里面,它能夠起到一定的粘性,但是如果它用來引流的話,就不如信息和社交,不過游戲在行業這塊更有效,如果行業結合好的話,還能夠產生很強的廣告價值。
比如說斗地主,以斗地主為主,我們可以在斗地主上面加一條,比如說斗地主你用的撲克,撲克的牌面上你可以建立一個企業的logo啊,一個企業的產品啊,或者說你這個桌子上面有一個logo啊,或者這個廳是某個企業贊助的,比如說錢呢,不是一些金幣或者虛擬幣,而是一些企業的代金券然后跟你交易關聯起來,其實這些都可以是去運作的。
我們再分析一下我們用戶,其實我比較看好的是農人這一塊的,就是以種植大戶為主的這個群體,農人其實是有兩種屬性的,一種是社會人,社會人的互聯網需求基本上已經滿足了,我們不用太操心了,它的信息檢索、它的網購商品、它的社會交往、它的知識學習、它的休閑娛樂,已經被BAT瓜分了,我們不用操心。我們所要做的一定是它關于生產者屬性一方面的,就是農資的采購,農產品的售賣,以及農業方面的信息檢索、社會交往、知識學習,這方面才是我們運作的空間。
在我看來,農人的互聯網,農人作為生產者互聯網的需求,是這么五點。第一條是農資的高效選擇和使用幫助,就是讓他的選擇更加高效,這類的高效成本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性價比這一個對比,就是用的更好,包括更省人工,更省勁兒,更環保等各個方面的一個更加高效的選擇使用,以及使用的幫助,其實說白了也可以是電商,也不一定是電商交易,但是它一定能夠實現這一條,因為這個是線下所解決不了的,農民接收信息是很匱乏的,他不知道哪個農資產品或者農藥會更環保、會更好,比如對果面的損失,損害更小,他不知道,他應該用了之后才會知道,那么本地可能別人用過,他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知道。
效果是什么樣子呢?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這也就相當于我們買商品之后的評價,但是如果僅僅是照搬淘寶上面的好評、中評、差評,這肯定是不可以的,不合適的,只是一段文字,插兩張圖片,我覺得也不夠有效,所以一定要結合我們農業的特性,來設計每一個產品。第二個需求就是農業生產的種植決策輔助信息,這個說起來有點抽象,我也沒想好到底該怎樣來實現這個需求,但是這個絕對是存在的,因為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一些群的交流,或者一些專家互動,包括一些直播,來能夠幫助農民來判斷種什么?種多大規模?
第三個是農產品品質數據輸出和應急性農產品流通,那么農產品的應急性該怎么解決呢?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最合理的,但是因為農產品是個本質化產品,同樣的蘋果,煙臺的和靈寶的那個就一定好嗎?同一個地區的,同樣是棲霞的,不同果農之間的蘋果他就有差異,但是所有的農產品一定都是在消費者買了之后,吃的時候才知道這家的好吃,那家的好吃,那怎么好吃?有多好吃?我們說不上來。這是一個感官性的一個指標。那么如何能夠讓人判斷呢?那么它就需要一個理性的指標,這點比較好理解的一點就像淘寶上面一樣,這個店鋪好,好哪里了?有多好?Ok,淘寶給列了一些星級鉆,你這是五鉆的,他只有兩鉆,那么五鉆就不比兩鉆的店鋪要好,肯定好一些,好多少?你自己去感覺吧,對不對?
對比之后,他才具備一定的判斷性,那么這種品質數據一定能夠輸出,因為我們中國目前的農產品主要的流通渠道將農產品的種植信息給割裂了,例如某個農民很好,很注意環保,用了很多的有機肥、環保性的農資啊,他頂多能夠告訴果品代辦,說我用的農資確實比較好,比較安全,比較環保,果品代辦再把這個信息傳遞出去,他能夠把多少信息傳遞給批發商呢?而批發商收到貨之后,他要進行統一的一個整理,分級、歸類、裝箱。那么這個信息其實到零售端,到消費者端的時候,信息已經不存在了,不知道這個果子用了什么農資,這個數據沒有被很好的輸出進去,所以說這就是一個,但是這個工程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目前來說,我已經找到一個方法來實現這一條了,這個東西一定實現了,那么它將會實現優質優價,每一個果品,每一個果農,他的果品可能就比鄰居的好,價錢賣的高,因為消費者認他,就消費者可能就說我要買蘋果,我一定要買張三的蘋果,因為我去年就吃的張三的蘋果,我通過一些平臺我還可以買到張三的蘋果,一定要吃張三生產的,因為張三生產的,我放心。我不用再去判斷其他東西啦,或者說他能夠給我們的食品安全,帶來一個真正的一個保障,我們知道食品安全最難保障的就是農產品的安全性。
那么,農產品安全性,當你到最后你要檢查,說你藥殘超標了,這批菜不能賣了,或者說這批果子不能賣了,那么損失的是誰呢?是批發商,誰來為這批果子買單呢?是批發商買單了。畢竟農民、批發商也不知道哪個農民用的農資有殘留,藥殘高。
那么農產品應急性的一個流通,其實傳統農產品流通渠道它的效率已經很高了,只是在有些時候它會打噴嚏,它會感冒,就會出現滯銷,嚴重的滯銷。其實這種滯銷只是產地的滯銷,真正的消費市場還是那么多的流通的,因為我們大家對農產品的需求,整體市場是趨于穩定的,不會出現猛烈的變化,當然除非遇到當年豆你玩的那個時候,人為的進行炒作的時候,當然這僅限于小品類的農產品,才會出現劇烈的價格波動,大品類你像蘋果啊,你像葉菜啊,它在消費端不會出現一個很大的需求波動。
流通就是這么一個需求,這個主要是一個地區性的,比如說今年在一些地方,蘋果就嚴重滯銷,但是在另外一個地方它就沒有滯銷,蘋果的滯銷,可能會因為我們國際化的不斷進展,國外的很多農產品進來了,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今年山西運城一些地區,蘋果八毛錢一斤,但在很多地方,即使是農村,蘋果還是賣一兩塊錢的,如果真的把八毛錢的蘋果拉到那個地方,即使再加上運費,再加上三毛錢,加上五毛錢,也會被很快消化掉的,但是沒有人做這個事情,因為現在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比如說現在的代辦們,代辦們主要是靠賣果子賺錢的,那么批發商也是這樣,傳統流通渠道面對這種應急性他是失效的,當行情不好的時候,沒有人愿意買的,沒有人愿意囤的。其實這種流通,是需要我們用信息化手段來構建一個新的流通渠道,來作為一個應急性,彌補性的一個平臺。
第四個應用是同業者之間更加精準、及時和全面的交流,其實這一點就是我剛才提到的行業性的一個社交,更加精準、及時,而且更加全面,那么第五個就是掌握更加精準、及時、全面的農業資訊,這個除了剛才說的農技之外,還有一個很多農民關注的就是,農業項目的一個申報,這個是很難獲取的,但是這個信息源大部分是在國家政府里邊,我們在外邊看到的很多信息,其實都是一些很籠統的,農民不知道該去哪個部門,以什么樣的名義,準備什么樣的材料,什么時候去,能申請到多少錢,他都不知道,如果說誰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掉的話,這個也是一個很大的應用,北京有個農合論壇,就是做這個事情的,聽說做的很不錯,每年能夠搞百十場的大型論壇會議,也有很多的收益。
我們再講一下互聯網模式的三個關鍵點,其實跟前面有些地方是有些重疊的,但重疊的不是很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主要適用于你想重新做一個互聯網項目的,如果項目已經啟動了,這塊的調整可能會比較困難,一個好的互聯網的模式,我認為從三個方面進行判斷,第一個就是資源整合,那么資源整合將起到一半的決定性,它具體的解釋是主導者與合作者能夠出于自身利益而全力以赴的去做,這點簡單舉個例子,比如說天貓,天貓雙十一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的賣家,很多的品牌商都在各地媒體上投廣告,投廣告完之后呢,最后加一句話,上天貓買什么什么,其實這是在給天貓引流。
第二個方面就是合作者和主導者能夠處于自身利益而去全力以赴的去推廣一個典型的例子,再舉一個就是我們的微信,我們很多人,很多企業,因為有了公眾號之后,就開始全面的在企業內部推廣微信,幫微信在推廣應用,這也是一個例子,這么來說,更好的模式就是平臺賺平臺的錢,合作者,包括參與者,不管是網店也好,一些加盟站也好,加盟商也好都能夠賺到各自的利益,而且各自利益都不是沖突的,你不能說我這個平臺的主營業務和合作方的主營業務是完全重疊的。那么這就會產生一個本質的潛在沖突。
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天貓也推出了自己的空調,天貓牌空調,那么美的還會那么死心塌地的跟天貓玩嗎?前兩天看了一個新聞,聽了一個消息,美的2016年,在天貓商城上一共賣了一百億,很大的一個數字,所以說為什么美的這么死心塌地的跟天貓玩呢?從2008年美的就跟天貓在玩,就因為天貓它不會自己推出一個空調,自己不會推出一個天貓牌空調。那么在流量這個方面你就要有足夠的數量和活躍度,這其實我剛才一直在講用戶的時候一直在強調的一點,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數量的,足夠的活躍度的用戶,那么你這個平臺一定會死掉,因為流量太貴了,太難買了,所以說我們更多的要考慮通過哪個方式,我們能夠獲得流量。
最簡單的是,你讓你這個APP應用能夠分享到微信里邊,能夠分享到朋友圈里邊,能夠分享到QQ上,能夠分享到微博上,這是一個最簡單的一個點,但是很多的農業類APP的應用都沒有實現這一條,這就是你在進行互聯網傳播設計的時候,對流量的意識不夠,這也是我們很多農業運營者需要關注的一點。
第三個就是商業的延展性,就是能不能扛得下去,活得下去,要有足夠的贏利點和價值,共三方分配,這三方是哪三方呢?就是主導者、合作社和使用者,比如說舉個例子,比如說百度,百度的主導就是百度李彥宏,那么它的合作者就包括了跟他合作的這些公司廣告公司,包括企業在上面投廣告的廣告商啊,那么用戶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三方進行價值的分配,那么我們用戶用百度獲得了很多信息,低成本,或者零成本的獲得了很多信息,當然這些信息可能有真假,需要我們去甄別,但是廣告商從中間抓獲得的用戶,他獲得了曝光,他打了廣告了,李彥宏賺到了廣告錢,三方都有所需,都有所求,而且彼此都沒有沖突,你像天貓,天貓賺的是傭金,廣告,廣告錢,商家賣掉了貨,我們買家買到了便宜又好的貨,三方皆大歡喜,沒有任何沖突,這就是有足夠的盈利點和價值供三方分配,價值不一定就是錢,有些是不一定需要錢的,不一定每一方他看上的都是錢。
這是最后一張片子,就是農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最終它一定是集資訊、問答、社交、交易于一體的,就有點像今日頭條+農醫生+微信+大豐收,這樣一個平臺,就是我們能夠滿足我們農人,各方面的需求關于農業方面的各個需求,我們能夠及時獲得農業信息,我有什么農業問題,我可以得到一些很好的解答,而我可以交到更多的同行,我可以買到更合適的農資,賣出我的農產品,所以說一定是資訊、問答、社交、交易于一體的,那么最終就是要擁抱互聯網,回歸我們的大三農,大三農就是我們農業、農村、農民。在我看來就是農業、農人和農網大三農嘛。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干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