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新零售概念經由去年馬云提出之后,在今年成為了一個新風口。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整體普及,短短幾年,用戶群體變化不大,但人和商品之間的連接方式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移動支付、人臉識別等技術的突破,讓整體的零售效率有了新的飛躍。也促使整體商品流動模式從全面電商化,到現在人貨場重構的新零售。
在新零售的應用探索上,生鮮這個特殊的品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領域。作為用戶的高頻需求,生鮮因為配套冷鏈和物流體系的不健全等因素,遲遲難以規模化爆發。以往的數據來看,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盈利,剩下的4%持平,88%虧損,7%巨額虧損。
而現在隨著技術的突破,整體供應鏈條運轉效率的提升,生鮮這個萬億規模的市場開始解封。2017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851.4億元,預計2017年底,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650億元。
目前國內生鮮市場,絕大部分的玩家都還是以傳統的電商模式運營,用戶在線上下單,平臺通過最近的倉庫配送,基本上最快也需要一天的配送時間,隔天到是常態。
而現在,生鮮電商中,有兩家趟出了新的商業模式路子,進行了基于自身優勢的新零售模式探索,樹立了行業標桿。一家是阿里今年著重推出的新零售旗手——盒馬鮮生,一家則是最近發展表現搶眼的每日優鮮。
兩種新零售探索
對于新零售的理解,不同行業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讀。在筆者看來,新零售的本質,是在于整體零售效率的提升,這個變化,其實基于的是技術的突破和迭代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不管是盒馬鮮生還是每日優鮮,兩家都利用現有的技術,重構了生鮮電商的邏輯。
阿里系對于新零售的解讀,是當下最為普及的新零售理論,就是新技術的普及應用,讓人、貨物、購買場景可以突破線上線下的唯一限制選擇,social + local + mobile 三者互相結合。
只提供支付寶付款,生熟聯動,加上未來大數據對于用戶行為的挖掘,線上、線下的購物界限感變弱,用戶可以選擇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盒馬鮮生是超市,是餐飲店,也是菜市場,消費者可到店購買生鮮、進口食品等,同時也提供在線服務,用戶可以在盒馬App下單。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線上下單的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最快30分鐘送貨上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通過線上渠道,或者去線下實體店進行消費。
至于每日優鮮,它的新零售模式探索,更偏向于利用現有技術最大化的提升零售效率。每日優鮮將冷庫修到能覆蓋社區3公里的區域,通過前置供應鏈和AI算法的應用,做到了用戶在家下單,全品類生鮮商品2小時內配送上門(最新消息稱90%訂單已可1小時內送達)。
目前,在全國主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濟南、蘇州、杭州、南京、無錫、佛山、青島、石家莊、合肥等14城,都能夠提供這樣的基礎網絡設施。通過提升整個貨物流轉效率,來讓線上發揮各方面優勢替代線下,成為主要的購買渠道。
每日優鮮運營效率領先
對比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兩家的新零售探索,盒馬鮮生的模式更多的是阿里對于線下資源的布局和探索,作為阿里新零售的旗手,它承擔的使命更多的是通過線下的實體店來推廣阿里的移動支付,同時也承載起探索用戶行為大數據應用的部分需求。
大規模的店面以及高成本的后臺改造,限制了盒馬模式的快速復制擴張。而從運營效率和未來擴張發展的前景來看,相對而言模式更輕的每日優鮮更具優勢。從成本、效率和用戶留存的對比就能大致感覺到兩者的差別。
●成本對比
從投入來看,每日優鮮的模式較盒馬鮮生來說,輕了很多。在成本上來看,盒馬鮮生的主成本構成包含店面、店面運營、配送團隊。僅店面一項,盒馬鮮生就要支出幾千萬——大面積、好地段、高昂的后臺改造費用。
以盒馬鮮生金橋店為例,日均銷售額在52萬元左右,面積4500平方米,后倉占據了將近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積,坪效為115元,單店配送員數量60到100多人不等。
而每日優鮮的主成本包含倉庫、配送團隊,運營人員在總部可以同時同時支撐多個區域。在重頭的倉庫支出上,每日優鮮選擇商圈或社區的偏僻物業,僅作倉儲使用不涉及復雜的技術改造,建倉成本5萬元左右。
以北京地區為例前置倉日均銷售額30000元,面積為70-100平米,坪效為300-430元。單倉配送員為5-10人不等。按照店面房租10元/平方米來算,光租金就是倉庫租金的3-5倍。加上坪效和人力成本差,每日優鮮的倉庫房租和零售店差了幾十倍。
所以,每日優鮮的收回成本的效率更高,去年7月,每日優鮮北京倉庫布局2小時極速達的時候就盈利了,到了今年8月份在全國一線城市已經實現整體盈利。
●效率對比
商業影響力的對比,到最后評估的維度,少不了市場份額。在模式的擴張效率上,每日優鮮輕模式的優勢就有了凸顯,能夠影響到更大的范圍的用戶。
盒馬鮮生自2016年1月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店,至今近兩年時間覆蓋6個城市,共20個門店,每個店覆蓋的區域就在周邊半徑三公里。而每日優鮮自2015年11月北京首個前置倉開業,推出兩小時達服務,至今近兩年時間已經擴張覆蓋北上廣深杭等14個核心城市,自建了600+前置倉,每個前置倉覆蓋周邊半徑三公里。
僅從倉庫數和門店的對比上,能夠覆蓋到的區域和人口,相當于盒馬鮮生的30倍。根據易觀發布的生鮮電商MAU(月度活躍用戶)排行榜測算,每日優鮮占市場份額的43%,排名行業第一。
而且,每日優鮮倉庫的坪效也更高,在AI算法支持下,每日優鮮的庫存量做到了動態平衡,前置倉的補貨計劃、生產計劃、運輸計劃每天更新,根據每天新產生的數據,算法也每日迭代,從而讓每日優鮮的倉儲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
●復購對比
在復購率方面,每日優鮮以更高頻率的日常購買,保持了相對優勢。盒馬鮮生的品類選擇上,類似于線下精品超市的定位,中高端商品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從帝王蟹、波士頓龍蝦是盒馬的招牌生鮮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壕氣,而這些商品并不是普通用戶的高頻消費品,比較難保證用戶的留存復購。
而且,線下實體店生熟聯動的優勢,實際上很受單店后廚承載能力的限制,目前盒馬鮮生到店消費的話,用戶等待時間很長,從排隊拿號到開始吃上,經常要等待兩三個小時。
根據大量用戶線下購物的數據沉淀的結果分析,目前生鮮電商的黃金客單價在50-100元之間。低于50元平臺賺不了錢,高于100元,用戶粘性低,盒馬鮮生的客單價偏高,用戶購買的頻次就會下降。而每日優鮮的客單價正好位于黃金價格帶的黃金價格點,75元。
加上每日優鮮覆蓋全品類精選商品,從商品結構上可以看出,SKU都經過精挑細選,基本上能夠滿足家庭用戶們最核心的需求。單品大量采購保證了成本優勢的同時,每件商品的規格不大,單價不高,在70、80元的客單價下可以有更多的搭配和選擇,保證商品價格優勢讓利消費者的同時,復購率能夠達到80%。
根據公開報道數據,2016年每日優鮮的年營收增速為527%,今年預計營收達到30億元。從用戶留存和復購的角度來說,每日優鮮模式的優勢更為突出。
當然,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兩種模式的策略定位以及出發點并不相同,盒馬的零售模式更注重綜合阿里的優勢,將其帶到線下進行轉化,更需要的是其品牌影響力,而不是市場規模,所以大家都說它是“網紅”。
而每日優鮮的重點則是將移動生鮮電商做到了極致,將零售中的快和好貫徹到底,且模式更適合快速擴張,目標是做“百姓新菜籃”。兩者都形成了和目前生鮮市場大部分平臺相比的差異化優勢,不過對于商業化項目來說,短短3年就做到行業第一的每日優鮮,顯然是生鮮新零售領域更好的標桿。
來源:于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102 篇
瀏覽:2002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