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近幾年,有一些新生事物影響農業格局,也成為資本或者企業布局的碉堡。比如,共享經濟、區塊鏈、還有人造肉。
尤其,今年的人造肉概念,對于資本市場上來說看到財富的下一個戰場,但在消費市場則是“質疑”一片。
人造肉,在美國接近瘋狂,其中美國最大肉類生產商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已經涉足人造肉,同時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受到資本青睞,成為一家獨大的境況。
繼比爾蓋茨投資人造肉之后,據華爾街日報稱,李嘉誠近期也斥資1000萬美元投資了一家可以3D打印肉類產品的科技公司。這也引發了A股市場的震動。
目前,人造肉在中國公司依然處在潛伏階段。這與技術和人才以及產業都又很大的關系。
可但是,5月底,美國高盛發出一個評估報告:給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中性”評級。
一些做空機構認為,Beyond Meat估值水平已經“相當荒謬”,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其估值都已經失控,“肯定會翻車,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如此,但人造肉的市場前景誘人,充滿想象力,已經讓資本和企業燥熱不已。
瘋狂之后,趨于平靜實屬正常。潛伏者終究會行動的...
01
人造肉:萬億級市場
解釋人造肉萬億級市場前,我們先看下 什么是人造肉。
資料顯示,目前人造肉行業主要采取兩種技術路線:第一種路線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和脂肪,通過人工方式合成肉類相似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素肉”。另一種則是從活體動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細胞,隨后在實驗室中培養其成長為肌肉組織的人造 “培育肉”。
同時根據諸多媒體報道,人造肉的主打“健康”和“環保”。這2個主題正是全世界人們對食物的升級的剛需所在,因此受到資本關注和消費者關注與聚焦。
根據國外報告稱:“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傳統肉類消費對環境,動物福利以及健康的影響,我們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替代肉類不僅僅是一種時尚。”
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推出的研究報告也稱,基于植物的肉類市場來源(大豆,小麥,豌豆,藜麥,燕麥,豆類,堅果),相關產品(漢堡肉餅,香腸,肉丸)以及類型(豬肉,牛肉,雞肉,魚類)將日益受到歡迎。
同時,還有報告稱,動物蛋白消費的健康問題不斷增加,將促使消費者選擇替代蛋白質來源,植物性肉制品的銷售增長將開辟新的機遇。
人造肉的巨大的市場潛力,每一個投資者度不會忽視和錯過。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報告預測介紹,植物性肉類市場規模在2019年預計將達到121億美元,預計從2019年到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5.0%,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預計10年以后全球肉類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其中“替代肉類”的市場占比將從目前的不到1%提升到10%,達到1400億美元。
其實,人造肉的概念很早就在市場上出現。早2012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科學家馬克·波斯特博士,終于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肉。人造肉第一次從科幻變成了科學。
另外,在2013年,馬克博士創立了Mosa Meat公司,開創了試管肉行業。同年,在實驗室,馬克·波斯特把培養皿中所培育的造價33萬美元的人造牛排送入烤盤。對于“人造肉”而言,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
為何2019年人造肉的概念火爆全球呢?這與資本的推動脫不了干系,說的更難聽一點:“人造肉是投資者的游戲”。
未來能持續多久,我們也將持續觀察,但冰火兩重天的窘況也令人苦笑不得。
02
人造肉未得到中國政策支持
其實,萬億級市場規模的人造肉是貴族肉,恐怕,普通的人士吃不起。
據了解。在美國超市,植物蛋白類的“人造肉”的價格,較傳統肉類貴20-50%。算入摩爾定律,普通消費者真正吃到普及的“人造肉”,還需要至少20年。
除了價格之外,還有就是技術和商業化等難題。其實,人造肉是植物蛋白質,其口感和味道與真正的豬肉、牛肉、雞肉又很大的差別。可以說,吃了幾年的真正肉的中國消費者,或許接受不了人造肉的現在。
持樂觀態度的業界人士認為,從長遠看,在解決了吃飽問題后,消費者更關注健康。人造肉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屬于蛋白質良好來源食物。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的重視,素食植物肉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和消費群體。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種人造肉能批量生產和獲得批準進入市場,更別提擺上餐桌了。
同時,人造肉的成功還面臨諸多問題。現有技術還不夠,要開發感官與真實肉制品類似的植物肉,生產技術要求較高;迄今為止,這些人造肉產品如何從實驗室走向消費者的菜籃子,并最終被端上餐桌,一直面臨如何監管的問題;人造肉的營養和口味目前還不能與傳統畜牧業養育的動物肉類比肩;人造肉實現商業化的成本高昂;又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成熟產品,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還未知,市場前景也不明了。
另外,目前針對中國人造肉領域缺乏可靠的研究數據,即便擴大到整個素食行業,也缺乏針對生產企業、市場規模、消費群體等基礎問題的研究。
農業行業觀察也發現,人造肉概念引起中國企業和消費者關注之后,但國家層面,尤其是各大部委均未對“人造肉”發聲。這也意味著,目前人造肉在中國市場得不到政策的支持。這是很要命的。
畢竟,中國農業是一個政策性很強的領域。比如,互聯網、智慧農業、大數據、休閑農業等得到政策支持之后,投資者才會瘋狂布局。
人造肉,正處在政策空白期。
03
人造肉在中國:否認!撇清關系!
人造肉在中國市場潛伏而行。
事實上,國內早有人造肉公司,最頭部的包括寧波素蓮食品、深圳齊善食品和江蘇鴻昶食品三家,均有著超10年的行業經驗,產品包括素肉火腿腸、牛肉、素牛排、素東坡肉等。
但這段時間一些農業及食品上市公司紛紛否認與人造肉的關系。雖然,今年人造肉概念在中國興起,但都是資本的行為。
據統計,近幾個交易日里金健米業、來伊份、豐樂種業、維維股份、蘇鹽井神等累計漲幅均超過了30%,雙塔食品、哈高科、海欣食品等累計漲幅也超過20%.
一些券商研報認為,人造肉主題具備主題新、空間大、催化強三大特征,將很有可能成為新強勢主題,可關注蛋白類原料、深加工以及制品銷售兩大主線。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認為,在中國,延續了華夏幾千年的吃肉的歷史,人造肉需要改變國人的習慣和認知。但有一點,人們關注的人造肉不僅僅是肉的本身,而是人造肉相關的產業鏈應用和植入,比如餐飲業、肉制食品精深加工。但隨著政策的明朗,或許人造肉的勢能終究會爆發出來。
然而,還有媒體報道,從主題投資的角度而言,目前A股沒有純正標的。從消費者接受程度、成本、技術、道德法律、食品安全等角度出發,人造肉離規模量產還有較長的路程。
但讓人詫異的事情:中國的人造肉冰火兩重天。我們發現,人造肉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火熱與農業巨頭、傳統食品巨頭反應形成很大的反差。否認、撇清關系成為他們對人造肉的態度。比如,
5月9日,維維股份撇清了人造肉的關系。“盡管公司一直從事大豆方面的研究,但沒有比對過大豆蛋白提取技術跟美國新興人造肉技術,公司目前不涉及人造肉業務。”
5月16日,豐樂種業公告稱,目前公司無豌豆種子生產銷售及豌豆產品深加工業務;公司有少量大豆種子業務,無大豆產品深加工業務;豌豆種子、大豆種子生產銷售及相關業務均非公司種業戰略發展方向,公司未來也無從事“人造肉”業務計劃。
6月17日,北大荒集團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北大荒沒有開展大豆制造人造肉相關業務,不了解其對原料供應的要求,沒有開展大豆制造人造肉相關業務的打算。2019年公司計劃種植大豆117萬畝,公司計劃種植的大豆都是非轉基因的。
除此之外,來伊份、蘇鹽井神、哈高科、海欣食品、匯鴻集團、東寶生物和交大昂立等多家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和產品說明公告,表示與公司業務沒有涉及“人造肉”。
對于出現這樣的原因,李劍還認為人造肉在中國還沒有穩固的群眾根基,人造正等待洗白的機會。同時,人造肉沒有得不到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的支持,目前人造肉的一片大好的景象可能是一場“資本的假象”。因此,中國人造肉的未來在認同和政策。
04
總結:時間會給出答案
人造肉巨大的市場潛力,作為“逐利”的資本不會放棄財富擴張的機會。但在中國人造肉市場還存在倫理道德、價值認同、技術變革、產業創新等諸多的問題或難題。
畢竟,新生事物的出現都需要正名和時間,人造肉也不例外。
其實,當下,資本或者相關企業看中的是人口增長帶來的食物短缺,消費升級的紅利、以及食品深加工的機會。
在創新的世界里,人造肉如何適應這個世界的需求,這還需要時間、領軍者、實踐者、突破者。未來,時間會給所有人一個答案。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