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農村,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關注電商的發展,不少的農民會關注如何利用電商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如何借助互聯網打造農產品品牌。農業君結合業內一些觀點聊聊這方面的話題,以供參考。
對此,新農人聯合會創始人畢慧芳老師給出了兩個方法可以參考:
一、對接本地電商做的好的人,成為他們的供應商;
二、可以看看一些渠道和平臺,是否可以銷售;
農產品電商是需要有積累的,產品商品化、商品網貨化、品牌化是需要過程的。農產品電商的發展,已經進入專業化、品牌化,還需要完善的供應鏈。普通農民還是做供應商比較合適。
受益于農村網民規模和普及率的持續增長,農產品線上銷售和電商下線讓農村電商成為電商領域黑馬。在農村電商發展迅速的同時,電商進村給農民帶了什么?
一、農村電商發展推動農產品銷量讓大量農產品找到銷售出路。
二、農民網購更有選擇性和便利化。將農村從線下購買吸引到網絡購買中。以往農民購買3c產品只能通過縣城或鄉鎮賣場,如今在電商的農村下線吸引上完全可以從網絡采購。近在遲只的網店服務部等讓下單、配送、售后等痛點迎刃而解。多達8成的鄉鎮網點覆蓋率足以滿足大多數農村市場的需求。
三、受益于移動終端普及,讓農民不需要購買電腦、寬帶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網滿足上網。智能設備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均具備上網功能為農村電商打好基礎。電商直播、代購、快遞、外賣等為農村戶口提供新的機會和工作崗位。
四、返鄉農村創業創新迅速增長。直接將創業鎖定在農村田頭也成為不少生鮮電商的新選擇。有數據表明,網商發達的地區比無網商的地區,外出務工人群大為減少。足以說明電商廣闊前景吸引無數返鄉創業青年。
五、借助電商,農產品上行更容易實現。茶葉、黑山羊、土雞蛋等特色產品借力電商平臺直達千家萬戶在解決消費者綠色食物的同時讓農民致富有了新途徑。
目前“互聯網+”農產品可借鑒的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電商平臺化道路。在地方建立農產品特色館,作為一個獨特的分銷平臺,借助政府的支持和自身體系的聚合力,集合當地千余家小賣家共謀發展。為千余家松散且不標準不專業的小賣家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對上游貨源進行統一整合并擬定采購標準,由該平臺專業團隊進行統一運營管理,線下則按照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標準化操作執行,遂昌模式更像是一個區域化的ShoppingMall,他們是一個服務商,售賣的是“標準化”。
二、本地資源整合道路。在政府支持和推動下,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結合當地實情主打地方特產,依托在網店進行銷售。并招募年輕銷售人員,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微營銷培訓,并通過微博、微信等免費的社會化媒體推銷農產品,而“網店”更大的價值在于交易。
三、農產品品牌化道路。農產品進行品牌化運作,并結合地方特色取一個好記上口的品牌名,并直接進駐旗艦店,以專業的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呈現商品品牌,其主要魅力在全程產業鏈上進行標準化運作,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諸多標準化嘗試。
對于“互聯網+”農產品而言,農產品電商O2O肯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而O2O的關鍵價值就是去中介化,讓消費者同生產者直接對接,縮短中間流通環節,從而減少成本,這個邏輯對于農產品交易來說非常清晰。
業內表示,估計在未來幾年內,農產品電商或將迎來O2O浪潮,小編感覺,這方面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農民作為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是農村電商的直接參與者,在農村電商中扮演著“消費者”和“生產者”雙重角色,農民能否深度參與農村電商中去,決定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
發展初期:旁觀者
我國農業延續了中國農村幾千年小農經濟的模式,中國農產品生產者大部分是農民,以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為基礎,生產規模小且組織化程度偏低,很難有相對固定的渠道,同時也很難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分析和應用市場信息的能力更是不足。同時,對新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較弱,對于電子商務更是存在著偏見,缺乏足夠的認識,擔心資金安全和產品質量,不敢嘗試,有的甚至把電子商務當作傳銷。
發展中期:參與者
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和國務院扶貧辦電商扶貧政策的推動下,農民得到培訓、幫扶及平臺對接的機會,逐漸認可農村電子商務,開始嘗試上網購物和銷售農產品,近些年來,農村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已經趕上城市的增長速度,這自然離不開廣大農民的廣泛參與。
發展后期:主宰者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關于農村電商的政策紅包將持續發放,商務部也此前發聲,力爭用2-3年時間,對具備條件的國家級貧困縣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全覆蓋,農產品上行的綜合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將進一步完善;電商扶貧將做深做實;農村電商百萬帶頭人計劃深入開展;政策協同力度進一步加大;農商協同等政策的出臺,將農民推向更高的舞臺和更廣闊的空間。農民將會提升其作為農產品生產者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成為農村電商運動的命運主宰者和重要參與者。
一、直接參與,以下三種能成為農產品上行的“主角”:
1、傳統農民中有基礎、有意愿的少數“思想先進、敢想敢拼的農民”。把有意愿、有基礎的傳統農民培養成農村電商能人和帶頭人,他們的示范作用往往比基層干部苦口婆心勸說還有效果。
2、新型職業農民
未來,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將是趨勢。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據了解,2017年初出臺的“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 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將超過2000萬人。
什么是新型職業農民?
從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農業生產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
1.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
指以農業為職業、占有一定的資源、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
2.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
指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作業,并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農業工人、農業雇員等。
3.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
指在社會化服務組織中或個體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并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主要是農村信息員、農村經紀人、農機服務人員、統防統治植保員、村級動物防疫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
3、新農人
新農人是一批人,是具有知識、眼光、技能、追求的一群人。據百科解釋,新農人是指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居住在農村或城市的農業從業人員。這些人未來絕對可以成為農村電商的帶頭人。
二、間接參與,成為產業鏈中的一員
據業內表示,電子商務是有門檻的,涉及到網店建設、營銷推廣、美工設計等專業知識,傳統的農民大部分不具備這樣的知識,無法直接參與農村電商,但是農民可以間接參與農村電商,一方面可以避免電商創業的風險,另一方面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和特長,豈不雙贏!
1、提供貨源。農村電商無論如何發展,離不開產品的品質,而大部分傳統農民完全可以參與到電商產業鏈中去,為電商企業、帶頭人等提供優質的貨源,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訂單生產”。
2、就業服務。農村電商發展,為農民帶來了很多就業崗位,如分揀、采摘、物流配送等。很多地方農產品電商企業接到訂單后,都組織當地農民參與打包、分揀等。
今天就聊這些吧,以上是結合業內的一些觀點解讀,僅供參考。
來源:龍百曉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