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他,不惑之年,還能如此拼命,的確讓每一位返鄉創業者欽佩!
年過四十的陳野石是雷州市附城鎮人,在廣東開辦物流公司,已經年入千萬,擁有包括一套復式在內的兩套房子,算得上成功人士。
誰都想不到這么成功的一個人卻放棄大城市生活依然返鄉創業創辦水稻合作社、期間受到家人擠兌反對,妻子也因此與其離婚。在信心滿滿之時因臺風損失幾百萬,于是賣掉城市里的房子,籌集回來資金1600萬元,全部用于復產和繼續擴大生產。如今,他種植的蕃薯、芋頭、香米、紅米大獲豐收,贏利1200多萬元,初露曙光。
他把大學畢業的兒子拉回來一起干農業,下一步布局生態農業觀光園。
縱覽陳野石的成功,農業君認為陳野石的成功得于以下幾點:
1、做優勢的項目:水稻種植
陳野石的家鄉雷州市是農業大市,素有“廣東糧倉”之稱,特別是連片的22畝東西洋,稱得上廣東第一田。
對于水稻種植,陳野石覺得這個特別熟悉,而且大米優勢剛需,市場大,因此選擇水稻作為自己創業的起步。
2、把握農業痛點:機械化、現代化
農業痛點就是效率低、不成規模。因此,導致不盈利。
陳野石回鄉后還發現,當地農民仍限于畝畝塊塊,育種場地驗難調整,農民機械化技術水平低,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22萬畝連片水稻機育、機插、糧食烘干仍很落后。
陳野石坦言,選擇返鄉從事農業生產并非一時興起,更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蠻干。他說,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一方面是不忍心看著越來越多的農田撂荒,另一方面更是看到連片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生產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國家、省不斷加大農機補貼和優良水稻品種支持力度,推動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進程,他從中看到組建水稻專業合作社的廣闊前景。
于是,陳野石決定采用機械化干種植,通過機械化提高效益、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陳野石指農民主要是進行田間管理,其它一切由合作社負責:從育秧到打田、插秧、收割、烘干,合作社全部實行機械化。
合作社已發展到到288戶,建有自動溫室育秧棚150平方米,秧車32臺,育秧生產流水線,每小時能育秧400~500盤。
干完自己合作社的事情,陳野石還把閑置的機器幫助鄰村的農民,如此也實現合作社創收。
3、技術是關鍵:必須學習先進技術
學習,無論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放棄。陳野石也特別看重技術學習,也幫助社員共同提供種植技術。
陳野石的合作社里的每個成員,通過合作社的信息平臺統一接收信息,什么時候插秧、施肥、殺蟲、收割都有統一安排。為提高管理人員和社員科學種糧水平,陳野石還加大技術培訓力度,與廖仲凱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聘請專家到合作社上課,指導技術。
4、合伙原則:先把事情做成再談合作
對于創業者來說,尤其是農村創業來說,把事情做成很重要。
陳野石也遇到不信任。開始時,我們嘴皮都磨破了,農民就是不肯加入我們合作社。陳野石將自己流轉的幾百畝耕田從打田、播種、插秧、收割都實行機械化,不論產量、質量和收入都比散戶高。經過幾年示范帶動,他的水稻合作社從最初幾戶增加到目前的168戶。
后來,他相繼成立了東西洋種養合作社和田莊農機合作社。流轉的土地擴展到客路鎮銅鼓村,面積增加到5000多畝。
5、干農業:人才很重要!
現代化農業缺不了人才。陳野石組建的是機械合作社,對于操作人才有特別要求。但,村里缺乏使用農機的人才。
于是,陳野石便將在外發展的大學生招聘回來當農機手。現在,他們合作社共有15名大學生任職拖拉機手等機械操作員,其中有8名從湛江市農技學校畢業,他們現都能夠熟練地操作農機。
同時,從廣東財經大學畢業的兒子被父親追農夢的精神感染,主動回到公司任監事長。
7、農民合作社出路:產業化
國家大力提倡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是健康、安全的農產品成為消費升級的方向。
陳野石的水稻種植合作社已經走上正軌。于是,陳野石擬建農業觀光園帶動旅游發展。
陳野石計劃建設一個生態農業觀光園,以農業觀光、農業休閑功能為主,兼有度假、餐飲、娛樂、運動等多功能的綜合性觀光旅游區。發展熱帶亞熱帶農業產業,發展熱帶生態觀光園項目。
同時,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不僅需要以良好的農業環境為依托,還需要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投入資金購置農機,機械化程度提高,使得勞動強度大為降低。
對于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陳野石打算劃分農業示范區、環湖休閑區等六大區塊。比如,農業觀賞區有薰衣草種植園、百花園、山稔園、油菜花觀賞園、攝影基地等,展現大地藝術的同時,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田園風光;產品加工區會有酒坊(開發各類水果酒、糧食酒)、土特產加工區、農產品加工區、手工藝品加工區等,讓游客充分體驗勞動過程,自采自制自買的方式親身體驗農產品制作過程。
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到農田的樂趣,陳野石還計劃設立休閑體驗區,其中包括蔬果采摘區、QQ農場體驗區、鄉村牧場體驗區、露營野炊等,使游客參與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等,體驗農村生活。
8、干農業:在于堅持和不放棄
在農業圈創業與城市創業一樣,也會遭遇困難或失敗。但,同樣需要創業者堅持和不放棄。
陳野石遭遇兩次臺風侵害而損失上百萬,幾乎處于絕望境地。但陳野石沒有放棄,而是賣掉自己房子繼續布局農業。
他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干一件事件就是要把這件事情干成。即使粉身碎骨,也不退縮。
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合作社可謂初具規模:成員從最初的5人,逐步增加到182人,入股、租賃的農田達到1800畝、園地2320畝、魚塘120畝。
去年起,陳野石帶領社員在客路鎮開辟新基地,租賃農田近2000畝,魚塘60畝,將經營范圍擴大了周邊鎮區,為周邊鎮村農民提供農機服務。
但,陳野石還認為干農業有2個痛點:技術薄弱、市場信心少。技術缺乏導致競爭力弱,市場信息少會到產品銷售難和賺錢難。
因此,需要政府加強扶持,給予政策和技術指導,搭建交流平臺,讓更多合作社、種植大戶有交流合作機會。
寫在最后,干農業沒有失敗與成功之分。但,一定有膽量與勇氣之分。你成功,也許就是因為你堅持一點點。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