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本文5300字 閱讀需要7分鐘
高考是一個分水嶺:有些人走上新世界,有些另辟蹊徑。
但高考不是定輸贏,只是新的啟程。
今天,農業君分享一些農業領域牛逼的高中畢業生創業的9個故事。
1、打工妹的種子事業
漯河市金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順梅從一個普通的打工妹起步,一步一個腳印,懷著滿腔的創業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成功創辦了屬于自己的種子事業。
崔順梅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之家,1992年高中剛畢業便開始了艱苦的創業生涯,她先后來到上海、北京等地打工,由于沒有經驗和技術,雖然沒少吃苦,但也沒掙到多少錢,到頭來仍然兩手空空,但是打工的經歷讓她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以后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選擇了種子行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崔順梅的企業也越做越大,她投資創辦的漯河市金秋種業有限公司現在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常年經營各類農作物良種1000多萬斤,帶動600多農戶實現增產增收80余萬元。
2012年7月,我又創辦了漯河市天順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合作社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創建漯河的綠色、無公害品牌,走出一條農業合作社生產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種植特色化的新路。
如今的崔順梅經營的種植合作社投入資金200萬元,已建設露地花菜標準園400畝,優質良種300多畝。
點評:人生不需要轟轟烈烈,需要敢于不平庸、敢于折騰。
2、自學成材的“豬倌佬”
高中畢業的趙敬忠,他跑過運輸,辦過工廠,當看到規模化養豬已成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發展途徑時,他下定決心回到農村養豬創業。
創業之初,趙敬忠為了籌集資金,跑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最終向親朋好友借了10多萬元。遺憾的是,由于初期不懂養殖技術,因豬仔的防疫問題,10多萬元全都賠了進去。
初嘗試創業失敗的趙敬忠并沒有氣餒。他開始細心觀察豬的生長規律,靠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一股子鉆勁,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硬是把空空的豬欄又重新填滿,收獲了創業道路上的第一桶金。善思善學的趙敬忠始終清楚,創大業就一定要上規模。
5年多來,趙敬忠時常待在豬場里和豬“同吃同睡”,厚厚的幾本養豬日記正是他刻苦鉆研養豬技術的“科研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多年對豬生長習性的觀察和分析,趙敬忠對豬的品種改良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先后引進了寧河原種豬場從丹麥最新進口的長白豬和大白豬,進行二元母豬生產,供周邊養殖戶更新品種使用。
如今,趙敬忠的“線一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總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擁有基礎母豬500頭的自繁自養商品豬場1個,年出欄商品豬1萬余頭,是北辰區最大的規模化養殖場之一。
點評:人生需要不斷地學習,刻苦鉆研、成功屬于那些愛學習的人。
3、專注狼產業的“李大膽”
李軍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郊區一個農民家庭,高中畢業后便獨自到滿洲里打工。后來,他學著當地的一些商人做起了“倒包”生意,即把國內的童裝、童鞋等生活日用品裝成幾十個大包,運送到俄羅斯遠東地區,換回各種鋼材,一轉手就換成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幣。漸漸地,他積累了不少做邊境貿易的經驗,膽子也練得忒大。
俄羅斯朋友帶李軍到當地一個很有名的動物園去參觀,那里有一個馴狼的節目非常受歡迎。李軍以前只看過馴狗、馴海獅,卻從未見過誰敢馴狼。突然冒出一個驚世駭俗的念頭:養狼,然后讓中國人來看表演,這前所未有的表演一定能夠賺錢!
期間,因不懂養狼的技術好找不到盈利模式而處于長期賠錢狀態。2004年春,李軍盯上了“狼園”附近一個因經營不善、幾近倒閉的旅游度假村。經過協商,他租用了度假村的一塊場地,將“狼園”搬至此處。就這樣,“狼園”成了度假村里的一個旅游項目。可盡管“狼園”當時門票只需50元,很多游客卻由于害怕,不敢進去看;有些大膽的游客參觀完了也非常失望,說這樣遠遠地看一下,根本不過癮。
李軍明白,他必須從狼身上找“賣點”。他日思夜想,終于有了主意:既然那么多人害怕狼,何不以此開發一個“練膽”項目?很快,他就推出了“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等一系列有趣而刺激的項目。“狼吞虎咽”就是由游客親自將活雞活兔投給狼吃,看它們吃東西時又猛又急的樣子;而“鬼哭狼嚎”就是夜晚聽狼叫。此項目推出就得到游客的歡迎。
隨后,李軍以“狼產業”為切入點建立了一個“狼文化”傳播基地、策劃了一個狼群襲擊牛群的精彩節目、舉辦“狼”演唱會、經營“狼書店”、打造狼影視基地等一系列與狼有關的產業。
如今,李軍的“狼園”已有上百只狼。10余年的努力,讓他創下數千萬元的凈資產,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狼王”。
點評:創業就是不走尋常路,敢想、敢拼。
4、兵哥哥的“海蝦王國”
2003年,父親張佐明將高中畢業的張正全送進了部隊,退伍后不久,張正全驟然對父親說想在重慶自我弄個海蝦養殖場。盡管兒子的設法讓張佐明既詫異,又欣慰,但他其實不放心:“他沒吃過苦,我耽心他干不好。”
較了幾個月的勁,張正全終究說服了父母,專程到福建考察學習了海蝦淡養技術。2011年,父母幫他投入了近1000萬元,在合川區太以及鎮沙金村建成為了重慶傲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張正全流轉了260畝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蝦池。又從沿海空運來基圍蝦苗以及海水,再就地逐步淡化飼養。目前在重慶市,用這類技術養蝦的,只有兩家。張正全恰是看中了這一產業的市場前景。
但,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除了忍受孤獨的煎熬,還要應對各種災難。蝦場位于涪江邊上,張正全當初選擇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優良的水源,可恰是這條涪江,讓他連續兩年遭受了巨大損失。曾因暴雨讓涪江水位上漲,漫進了蝦池,蝦以及大閘蟹跑了許多:“每一次損失都在20萬元以上。”張正全說,他打算拉網,或者將蝦池堤壩抬高加固,否則年年都會因而遭受損失。
目前,張正全的蝦場每一年可產兩季,每一季蝦飼養約3個月便可上市,年產量60多噸,年收入500萬元。
點評:創業就是一場修行。
5、食用菌的淘金夢
柯家厚:高中學歷,34歲,福建福州人;2008年,經合肥肥東縣農委招商,在店埠鎮創建了合肥福泉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產食用菌鮮菇5000多噸,產值6000萬元。工廠目前占地60多畝,生產廠房多達15000多平方米。
他本人早年一直在福建從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機械設計、安裝;經過多年工作經驗積累,對食用菌生產工藝和市場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過程中,他看到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效益和發展前景十分可觀,決定發展食用菌工廠化生產。2008年,在肥東投資建廠后,即按照福建傳統的食用菌袋栽模式開展食用菌生產。
經過潛心鉆研,柯家厚先后研發和實施了金針菇瓶栽生產工藝和液體菌種生產工藝,這兩項技術的應用在國內外都處于領先地位。這對于僅有高中學歷的柯家厚來說,實屬不易。
不但注重加強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的探索,還善于利用自已的新技術、新模式滿腔熱情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他“變廢為寶、興菌成業”的創業夢想。
點評:高科技屬于鉆研者,不限你的學歷與出身。
6、500元起家的農家女
1989年,丁美桃高中畢業,跑貨運的父親用100塊錢從四川買回幾袋柑橘,除去自己食用和送親朋外,還賣了150元。由此,丁美桃萌生了種水果的想法。
3年后,果園里的果樹掛果上市,丁美桃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丁美桃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滿足,于是,她注冊了沾益縣龍源農家樂,投資建起了3.2萬平方米的聯體溫室大棚,種植觀賞瓜果,在曲靖做起了第一家觀光農業,年收入上千萬元。
一個偶然的機會,丁美桃通過電視了解到苦瓜的功效后,她就動起了在瓶子里種苦瓜釀酒的念頭。為了讓設想變為現實,只有高中學歷的她認真查閱資料,請教農業專家,經無數次試驗后,終于尋找到了正確種植瓶裝苦瓜的方法。3年后,首批3000瓶苦瓜酒剛下線就被一搶而空,極具視覺和味覺吸引力的苦瓜酒在曲靖引起不小的波動。隨后,丁美桃信心滿滿的建設起了年產50噸苦瓜酒生產線,為苦瓜酒申請了許可證,開始大批量生產。
對于創業來說,丁美桃認為:只要選準一條路走下去,肯付出肯努力就能得到回報。
點評:敢想、敢干就是創業。
7、小人物的大夢想
李錫武,湖南省湘鄉市金石鎮萬群村村民,2009年高中畢業后只身前往上海務工,期間萌生自主創業的強烈愿望。
李錫武從2011年3月開始養豬,白天他和小伙伴們一起掃糞,喂料,觀察豬的飲食起居,向有經驗的飼養員請教。晚上他就看養殖書,上網查資料,并攻讀湖南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專業自考本科,有知識才能更好地科學養殖。李錫武幾乎每天都和豬呆在一起,它們不好他也跟著難過。
從發家致富轉向為人類大健康著想服務。李錫武又完善了自己的夢想:讓城里人安心工作,讓農村人做自己內行的事情,即把土產品送上城里餐桌,讓城鄉人共同致富。
于是,2014年6月13日,李錫武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湘鄉市秋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聯合了湘鄉金石、翻江、寧鄉雙鳧鋪、韶山等地的12家養殖基地,養殖黃牛、黑山羊、土雞和土豬,還配套了60多畝有機肥種植的蔬菜。
點評:有夢想的人永遠不會輸!同時,不僅僅賺錢,更是為人類著想。
8、多元化發展 年入百萬
高中畢業后,18歲的張軍就選擇走出大山,在江蘇打工,他當過印染工、焊工、鈑金工,在外打工每個月3000多元,周末還要上班。
2011年,24歲的張軍過年回到家,開辦了一個山羊養殖場。一開始,張軍只養山羊,從幾只發展到幾十只,最后到上百只,最多的時候有260只。
經過兩年多時間努力,張軍已是鎖口村黑山羊專業合作社的“領頭人”。他和家人一起努力,養雞、養魚,種植李樹、核桃樹等,事業干得紅紅火火。去年7月,逐漸見到效益的張軍以黑山羊專業合作社為依托,融合了羊飼養、花卉和藥材共3個基地,成立了一家生態農業科技公司。
公司成立后,他讓村民幫忙養羊、種植藥材和花卉,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張軍也成為年入百萬元的老總。
點評:創業的思路對了,賺錢路子就對了。
9、心里裝著健康夢想的妹子
張杰英,高中畢業后,因家里困難,無法供她上大學,便放棄去其它大學讀書,而是選擇了云南民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自考班。
畢業后,在城市里打工,主要從事婚紗攝影工作。2014年8月,回鄉探望母親時,看到母親積勞成疾,導致雙目得了白內障。由于母親眼睛不好,便放棄了舒適的工作,回家替母親養豬。
如何在家創業?不浪費青春,不虛度年華。一個念頭,使她萌生了養豬的想法,于是去考察,當在考察中發現,人家搞的是溫棚養豬,便拜師學藝。為了鄉親們種植的玉米不愁銷路,也方便在家里進行銷售。張杰英決定,大量收購玉米,再請個釀酒師傅,在家里釀酒。這樣,自己不浪費時間,平時跟著師傅學習釀酒技術,等自己有了一技之長后,可以傳授村里人,動員村里婦女與自己一道干事創業。釀酒后的酒糟可以喂豬,不浪費。
目前,生態農莊規劃建設面積達到2畝。農莊門前即將修建的普米特色民俗村連接道路,將極大方便農莊的特色餐飲及土特產品銷售。張杰英還將在養殖場增建2個溫室大棚,追加養殖生態豬400頭。目前她注冊明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不僅發展養殖場和生態農莊,還要流轉土地,發展中藥材種植等,帶動村里100戶500多村民增收致富。
張杰英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今后,在擴建豬場規模外,還要創建集家禽養殖、蔬菜種植、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有機農場,讓人們吃到放心肉的同時呼吸新鮮空氣,體驗鄉村生活。
點評:不虛度就是對得起自己。
大咖說創業:
1、馬云:所有的創業者都應該多花點時間,去學習別人是怎么失敗的,因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一兩點。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少聽成功學講座,真正的成功學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如果你成為了成功者,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2、劉強東,其創業者得看到自己的缺點,并不斷地彌補。同時,不管是在哪行哪業,一家創業公司能夠取得成功,有四點最重要:團隊、用戶體驗、成本、效率。
3、羅永浩認為,兩種人適合創業,一種是想發大財的,一種是不甘平凡的。
這兩種都是非常好的適合創業的基本素質。當然最完美的就是結合了這兩點的人,既渴望發大財,又不甘于平凡,追求更大事業上的成就感的人。
4、某大咖:創業是一個十年期的長跑,它需要經歷四個階段,每個階段你可以加速但不可能跨越,每個階段大概都需要三年,一個成功的創業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5、王利芬:創業者需要記住或刻印在腦門上的只有三點。第一,做你喜歡的和擅長的,這樣在竟爭中才有可能贏,反之一點機會也沒有,在風口的豬也沒有!第二,單點突破縱向深挖。認識這一點需要付出昂貴的學費,許多人付學費也未必悟到了,即使悟到了又未必能讓整個團隊堅持。第三,找最合適的人和團隊并不斷迭代。
6、雷軍:人要有夢想,并且要勇于堅持自己的夢想;另外,創業太辛苦,不是人干的事,創業前要想清楚,一旦決定了就要勇往直前。
7、周鴻煒指出草根在創業時不要看別人,去模仿別人的模式,而是看自己,做出自己的特色,在創業階段,模式越小越好,并且創業時也要明確動機。如果僅以賺錢來作為創業的目的,你有很有可能賺不錢,創業者應該明確創業的態度,不是來賺錢而是來做事,同時創業時要兼顧多方面因素,這樣才能成功。
8、史玉柱:創業錢不是萬能的,關鍵是商業模式和創業者激情。
9、徐小平:一個優秀的成功的創業者要正直。你要想成功,并且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就要堅守商業道德,堅守誠信原則,真正地以真格、人格,以誠實的人的狀態運行你的事業,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10、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俞敏洪發表演講,他認為不創業的人生不完整,但“不掙錢的創業,都是耍流氓”。
創業,正當時!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起點。
敢于把握每一次機會的人,都有機會成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