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創業會失敗,但農業投資6大領域成風口!你看到哪些機會
這個時代屬于創新的創業者!
尤其,對于傳統農業的——投資大、回報慢的一個行業來說,創業者除了有堅韌的性格,還要有創新精神。
今天,農業君梳理了這2016年-2017年三農領域創新創業的融資事件,并揭秘這些創業項目為何獲得融資的公司。當然,我們還總結了5點創業方向,希望幫助正在或者潛在的創業認清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1、域來香生態農業獲百萬天使輪
2017年4月,新疆域來香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永強宣布獲得數百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暫未公布,所獲融資未來將用于完善標準化種植產業鏈布局。
該公司進軍標準化種植領域,以優質水稻單品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為切入點,著力構建標準化種植、深加工、植保技術服務、供應鏈金融等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互聯網+農業的產業體系,重點解決農產品交易環節前端的產品標準化程度過低導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這一痛點,為規模化甚至期貨交易打基礎。
商業模式:采用標準化種植,節約生產成本,訂單農業+期貨農業模式確保公司盈利。
2、華頌土豆獲3000萬元Pre-A輪融資
2015年,農科院博士劉杰創辦華頌土豆。劉杰希望通過資源整合與技術支持,為馬鈴薯產業鏈各環節提供優質服務。
切入整個土豆產業鏈,劉杰的打法分為2個方面:一方面,憑借多年馬鈴薯育種研發的技術積累,華頌土豆可通過市場調研,為種植戶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優質種薯;另一方面,種植戶在通過篩選后,可免費加入華頌土豆會員體系,并獲得優先購買種薯權利,以及免費的種植技術支持、銷售渠道對接服務。
同時,在公司商業化之路上,華頌土豆主要選擇的是地市級批發市場、餐飲中央廚房,電商平臺及連鎖超市。
目前,華頌土豆旗下主推8個品種,種植基地總面積達15000畝,對接各省市一級批發市場30余家。項目已于上月完成30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極目資本等。
商業模式:借助種植體系一體化降低各個環節成本,同時推進規模化農業,從而提高整體利潤。
3、鮮稻屋獲敏洪領投2000萬PreA
成立于2016年的鮮稻屋是中米(北京)農業科技是億利資源旗下公司,該公司運用互聯網思維+智能技術,堅持“去中心化、去中間化”營銷服務理念,專注完善和解決用戶在傳統渠道中的消費痛點,采用F2F模式,構建農產品新流通渠道,立志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智能終端平臺,造福千萬家庭。
2017年 鮮稻屋完成了由俞敏洪、騰訊前副總裁劉成敏、合眾資本聯投的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商業模式:借助互聯網去除渠道中介環節,連接基地與社區居民。
4、農商通獲得4000萬元A輪融資
成立于 2016年成都農商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農商通”)是由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資深人士、互聯網專家、農牧業企業家共同發起,創新型農業互聯網信息平臺。
“農商通”是一款可提供農產品及時價格、市場動態、供需匹配、產業分析、技術指導等信息服務的農業APP。用戶可以在農商通app上查看并發布農產品的供需信息,經過平臺匹配后,可以獲得買家或賣家的聯系信息,用戶自行溝通之后可以進行農產品的交易
目前平臺上的產品主要以水果、家畜肉、魚肉、家禽類為主。APP上同時還配有農商地圖,可以直接在地圖上標注相關位置。
目前,已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由中國之信控股集團獨立投資。該輪融資將會用于“農商通”產品功能優化、落地及推廣等方面。
商業模式:該App解決農業信息不對稱、無成本利潤鎖定渠道的痛點,后期采用商戶入駐廣告費用和信息服務費獲得盈利。
5、甲加由獲得300萬天使輪融資
成立于2010年,河南甲加由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河南德行豐民種植專業合作社。
甲加由農業綜合化服務項目依托的農業經營主體包括了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以村為落腳點,建立綜合化服務站,并吸納農戶進入,通過快速增加服務站的體量,整合上游的農資廠家和下游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農產品為紐帶,以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融合農業生產、交易、流通、金融等產業要素,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控風險、增加收入,實施“訂單式”銷售,實現“按需訂制模式”,即農業3.0模式!與此同時,公司通過標準化的農業生產體系和服務系統,幫助農戶更加精細化、精準化地管理土地,提高整個農業的生產效率。讓農民朋友簡單的、輕松的種地,實現優質豐產,增產增收。
甲加由在農業種植端和市場需求端之間搭建了一個服務平臺,解決了種植戶和農產品購銷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難題,農民可以及時獲知市場需要哪些農產品,不必過多擔心種銷脫節,農產品加工企業也能獲得安全穩定的優質農產品來源。
目前,甲加由已在全國建立800多個農業綜合化服務站,為24萬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農田面積突破300萬畝;與50余家上游農資廠商和30余家下游收購廠商建立了合作;貿易銷售渠道覆蓋東北、新疆、內蒙、四川、江西等地的不同市場。
2016年,天使輪融資,金額300萬人民幣,投資方星瀚資本。未來,將在品牌打造、農產品倉儲上發力。
商業模式:破解整合種植和農產品銷售兩端難題,并采用訂單農業模式,同時在全國各地建立農化服務站服務農戶。
6、“野農優品”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
野農優品正式成立于2013年8月,是一家專注于綠色生態健康的農產品公司。其全部農產品出自綠色生態的自有農場,以價格競爭力為用戶提供無污染、無添加、無催熟的“三無”農品。
該平臺運營模式主要做法為:第一,從農民手中直接采購農產品;第二,通過消費者在線眾籌,對接農民為消費者種植;第三,平臺承包土地,交由農民種植。
目前,野農優品累計銷售額約為4000萬元,會員50余萬人,客單價約為100元,產品以大米、小米、雜糧為主。此外,野農優品已在內蒙東北部設立了70個村級服務站,他預計年底服務站數量將達到1000個。
其創始人勾英達,95后創業者,已經于2016年6月完成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
商業模式:全部農場自營模式,確保農產品品質和價格優勢。
7、螞蟻上樹獲3000萬天使輪
螞蟻上樹成立于2017年3月1日,隸屬于廣州雄燁貿易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5年11月11日,是一家主打農產品、食材等的農業垂直電商,主營產品包括全球生鮮水果、家鄉特產、城市近郊生態綠色農產品。
2017年螞蟻上樹農產品平臺將以合伙人模式,直接對終端消費者開放,以農場收購價格加上包裝,物流,人工等成本的最低價格送達消費者手中。讓每個家庭都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品質好,又健康的農產品。
目前,該平臺已獲得某財團的天使輪3000萬投資。
商業模式:主導綠色農產品,把消費者變成合伙人,降低產品整體價格。
8、紅磨坊獲500萬A+輪融資
2016年1月份成立的“紅磨坊”是一個農產品品牌孵化平臺,主做農產品標準化供應鏈、智能終端設備投放(自動榨汁機、無人售貨機)、新零售服務(農村小賣部、社區商店、夫妻水果店標準化數據化改造)。
截至目前,平臺在8省建立23個原產基地,涵蓋水果、養生飲品、健康花茶、醬菜、果汁等10余款單品。此外,“紅磨坊”銷售渠道覆蓋全國1300余名代理、233家線下門店、36臺智能榨汁機器、78臺自動販賣機以及122家平臺自媒體合作方,今年營收6000余萬元。
2017年9月末,“紅磨坊”獲得500萬元的A+輪融資,由上海仁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
商業模式:建農產品基地,整合線下渠道和門店,并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孵化。
9、樂村淘A+輪融資1個億
樂村淘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立足于村鎮市場的B2B2C+O2O電商平臺,其主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線上、線下資源重新優化配置,并圍繞農村電子商務、農村創業、農村勞動輸出、農村金融服務等板塊,在村鎮零售商與城市供應商之間搭建“最短高速公路”。致力形成一個閉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生態系統,構建新型村鎮社區經濟生態圈。創始人:趙士權。
2017年7月份,已完成A+輪1億元融資,天賦資本領投,山西農業發展基金、金橋資本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樂村淘的渠道建設、平臺運營、產品技術、人才引進等,并進一步整合全國農特產品資源。通過網絡銷售農特產品,促進農戶增收貧困戶脫貧,有利于樂村淘為農村用戶提供更優質多元的服務和幫助。
商業模式:農村電商。
10、大豐收B輪2億元
大豐收成立于 2014 年 3 月,是第三方農資電商平臺,其創始人:閆子銅。
其模式可概括為:以平臺型電商做起,連接一級經銷商與農業種植大戶,發展零售商為代購員,作為“抓手”提供咨詢、拼團、代下單、送貨等服務,并引導現金結算,靠抽傭賺錢;隨后發展自營商城獲得高毛利差價利潤。
目前大豐收業務區域已全面覆蓋江西、安徽、廣東、廣西、湖北等多個全國重點農業省份,區域覆蓋作物品類達 95% 以上,累計服務 30 余萬名種植用戶,深度合作了 40 多個農資廠商的千余款產品。
2017年6月份,大豐收農資商城(簡稱“大豐收”)完成了2億元 B輪系列融資,這筆融資將繼續拓展線下業務區域,加強供應鏈建設,加速產業上下游整合,并持續搭建農業互聯網頂級團隊。
商業模式:整合種植行業上、下游資源,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未來5大創業方向
農業之所以稱之為藍海!
說的是整個農業的潛在機會,尤其是在打破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傳統渠道上,還有就是跨界服務上。
從這幾年的融資事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未來創業的6大方向,并做了一個大膽的預測。
1、消費升級方向
似乎,農業離消費升級很遠。其實,農業更需要消費升級來改進生產、銷售兩端的需求。
其中,農業消費升級應該包含:
1)生產方式升級。打破傳統生產種養方式,借助新工具、新思維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精準度,從而提高農產品品質、并降低生產成本。
2)渠道通路升級。渠道通路升級就是去中間化,幫助用戶減少中間渠道,同時讓消費者或者用戶參與農業整個環節,從而改變農產品產出的順序,由之前的產——銷妝變成銷——產模式。
2、農業B端方向
這是一個之前被農業冷落的行業,但又不得不做的行業,當然,其也是時代的產物。
未來的農業B端服務方向又會凸顯在2個層面:
1)農業商業服務。比如設計、包裝、物流、營銷、注冊公司等方面都會成為農業創業B端業務。
2)農業產業鏈服務。農業各個環節需要有這么一個平臺來銜接或者助推,并且把生產、加工、銷售等農業產業端打通,并優化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比如:農村金融、農業供應鏈金融等。
3、農業細分領域
這些細分領域可能夠會涉及到單條產業或者單個農業品類上的需求。
比如:生態農業、農化服務
就農化服務來說,這是未來的農資領域創業的主要方向。同時,隨著土地規模化之后,農化服務的需求必將會攀升。
有專家也預測,未來社會化農服市場模式達2萬億。其中,農化服務包括2個方面:
1)農技服務。這是規模化種植的產物,同時,隨著植保無人機興起,農技農服的深度與廣大必將會延伸,甚至會切入整個種植業的產業鏈。
2)土壤修復。土壤修復的市場規模也是千億級別、也是新興市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創業者切入。
4、新連接方向
農業新連接一定是農業的藍海。但,新連接必須區別于傳統的連接,并在傳統環節上的突破和創新。
在農業新連接上,我們認為有3個模式直接借鑒:
1)共享模式。共享模式已經在互聯網圈火爆了。對于傳統農業來說,農業共享也存在巨大的創業機會。比如:農場共享。把農戶與消費者連接在一起,產生出新的消費。
2)無人貨架。農產品營銷的關鍵在于出口途徑,無人貨架就為農產品和生鮮產品提供了出口和流量,并且成為農產品社交化的新窗口。
3)互聯網應用。互聯網改變農業整個生態,農業借助互聯網改變傳統生產、消費模式,為農產品尋找到利益的下一個金礦。比如:無人機、AI。
5、農業新業態
在農業新業態創業方向中,我們一定要關注“田園綜合體”。
從大方向來說“田園綜合體”是國家政策下誕生的產物。其實,“田園綜合體”農業資本化和商業的產物。
未來,“田園綜合體”將會成為平臺化,其把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整合在一起,以“農業”為核心創造出新需求和新服務。
總結一下,資本給農業帶來神奇發生。雖然,農業是金礦。但對于每一個創業者來說,必須有大格局、真本事,但建議沒有兩把刷子的人請勿入!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關注農業和互聯網,擅長品牌與營銷!
文章:61 篇
瀏覽:982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