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互聯網+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互聯網+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互聯網+農業”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意義重大?!盎ヂ摼W+農業”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盎ヂ摼W+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產業模式創新.
互聯網+農業的明天如何?
一、農產品電商趨勢會進一步深化,趨勢加速,銷量增加、消費習慣形成
未來5年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占農產品交易額的5%,涉外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將占1%,農產品移動商務交易額將占2%。我國農產品電商與農資電商、農村再生資源電商將得到發展,農村供銷合作社將發揮較大的作用。
二、移動端會持續發力,去中心化進一步明顯
《2016-2020年中國互聯網+農業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雖然農村網民數量增長快速,但由于我國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農民電腦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農村還是特別突出。隨著手機在我國的普及,農村手機數量也有很大的增長。手機的普遍和簡便的操作優勢,為解決農村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帶來信息的契機。
三、農業新媒體營銷將繼續爆發,會產生一批有影響的農業自媒體、自明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手機、微博、微信、互聯網等新媒體推廣形式在消費者圈子里流傳開來,它突破了傳統的農業科技推廣方式,摒棄了以往菜場買菜,電話溝通的形式,自媒體的運用是農業人的福音,未來的農業商機盡在于此。
四、農業眾籌、預售將會成為農產品電商重大業態
電商只是單純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產品售賣,而農業眾籌在產品形成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創意,包含更多內容和可選產品,為用戶提供的是個性化定制服務,是新農業生產革新有力手段。農業眾籌在此之上,更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既幫助了農民解決資金問題,為之提供銷售渠道。同時也讓那些想吃到健康又安全食品的人得償所愿。
五、農業復合型業態將成為新常態和新模式
傳統營銷模式銷售面比較窄,銷售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也受到一定局限,農產品雖然好,但是由于分散經營帶來的品牌優勢不突出。
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正深刻改變著農業的生產、銷售、服務、資金等產業環境,集農業電子商務、高品質綠色食品原產地直供、體驗式旅游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將給農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產生農村休閑旅游、體驗、民宿、產品銷售等復合型新業態。
六、區域性、協會的力量會在農業“互聯網+”中發揮更大作用
《2016-2020年中國互聯網+農業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農產品電商是電子商務的皇冠,生鮮農產品電商是皇冠上的皇冠。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鮮農產品電商的區域化越來越明顯,隨著區域化電商的發展,也使其越來越有效率。
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有通過平臺建設,進行專業化分工,基地只負責產品生產環節,電商只管發展用戶和服務用戶,物流外包給專業生鮮物流企業,可以同時解決標準化、產品安全性、冷鏈物流等三大難題,其業務也越來越區域化。
七、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格局進一步穩定
隨著“水果營行”等第三方平臺的倒閉,2016年,農產品第三方電商平臺將進一步洗牌,會更加體現電商平臺“贏家通吃、巨頭競爭”的趨勢。
八、農產品電商本地社群逐漸興起
隨著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社區電商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農產品的性價比會很高,比以往傳統渠道購買的還要高,生鮮農產品電商更被消費者接受、生鮮電商企業開始盈利,以社區為主力的移動端涉農電子商務占主體,產地直發影響力降低,生鮮電商物流冷鏈等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九、農產品品牌建設會加速,成為繼服裝之后,另一個電商品牌崛起的領域
由于農產品整體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類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間,所以,未來品牌農產品
電商將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由于農產品電商的快速增長,物流成本的高企,目前電商產品還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上,而這類產品有著天然的品牌依賴性,沒能完成品牌打造的產品,很難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十、政府會繼續加大對農村農業、農產品電商的支持
過去幾年農村電商由于基礎設施跟不上,一直是靠市場自發的力量在主導發展,這些年來通過地方上的積極實踐,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樣本,也讓政府調研有了足夠的參考,出臺相關政策和文件的時機也愈發成熟,所以才出現了一段時間內連續推出政策的情形。
互聯網+農業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一、“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1“互聯網+農業”缺少頂層設計
“互聯網+農業”是借助現代科技進步實現傳統產業升級的全新命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手段,蘊含著重大的戰略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在缺少頂層設計的情況下,“互聯網+農業”一哄而上、各自為政的局面無法避免,非常容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發展態勢,不利于“互聯網+農業”的整體推進、協調發展,“互聯網+農業”對經濟社會的貢獻也受到影響。
2、 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目前很難承接“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創新,必然將經歷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階段?!盎ヂ摼W+農業”也將不能跨越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業農村領域大范圍普及的階段。就目前來講,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村仍有5萬多個行政村沒有通寬帶,擁有計算機的農民家庭比例不足30%,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只有27.5%,還有70%以上的農民沒有利用互聯網。另外,農業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數據分割嚴重,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大多停留在試驗示范階段,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任務艱巨。
3、農業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挑戰重重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已經實現了與金融、電商等業務的跨界融合。農業是一個龐大的傳統產業,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農業問題千絲萬縷,錯綜復雜。如何利用“互聯網+”串起農業現代化的鏈條,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滲透到農產品(000061,股吧)生產銷售、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農業政務管理等各環節,亟須制定一系列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中的幾點建議
1、制定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規劃,從戰略高度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形成統一謀劃、穩步實施的推進格局,將“互聯網+農業”打造為能夠切實推動國家經濟社會持續、高效、穩定發展的新引擎。
2、逐步有序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逐步有序推進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寬帶村村通問題,加快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民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終端,加強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完善農村信息化業務平臺和服務中心,提高綜合網絡信息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國家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中心,覆蓋農業大數據采集、加工、存儲、處理、分析等全信息鏈,面向國內外推廣基于“互聯網+”的農業大數據應用服務。
3、打造“互聯網+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
積極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互聯網化。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
4、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
農業君提醒:未來已來!互聯網+農業已經在三農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行業人唯有擁抱與融合,才能乘東風。
農業行業觀察綜合參考中國食品報、中國經濟時報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干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