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當前,“互聯網+”農業發展較好的,總體集中在基礎設施及物流條件較好的區域。品類方面,農產品進城主要是相對易存放、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零食、堅果和特產,單品銷售最高的前三類分別是棗類、茶葉和干貨。
一、“互聯網+”農業的發展現狀
(一)基于互聯網應用的商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當前,我國“互聯網+”農業蓬勃發展,2015年,阿里平臺完成農產品銷售695.5億元,整個平臺來自農村地區的消費達到230億元。2016年農村農產品電商銷售額約為900億元,大概占到農村電商總交易額的16.14%。
除了消費品下鄉,大型綜合農資電商平臺依托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等社會化服務提供模式,加速布局搶占農村市場,“互聯網+”正全面滲透農業生產的全過程。
(二)線下渠道布局和物流網絡建設加速推進,為農產品電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2015年6月,阿里巴巴已在全國17個省建立了63個縣級服務中心、1803個村級服務站點。京東已在全國建了7個物流中心、3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3萬多個村合作點,服務網絡覆蓋26萬個村?,F今,中國郵政在農村發展的村郵樂購站點已經多達33萬個。農資綜合服務電商代表的云農場,建立了“農資中轉+農技推廣+農產品交易”的縣級服務中心,測土配方綜合農資服務覆蓋了全國18個省460個縣的經濟作物區和大田作物區。
(三)電商平臺有力推助了農民增收,正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新渠道
近年來,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普及,以農村電商為代表的流通新業態,為城鄉商品流通創新了渠道、壓縮了環節、提升了效率,讓農產品買賣方對接更加直接順暢,也讓邊際收益更高的農產品定制化生產、直供直銷成為可能。
(四)互聯網交易形成的大數據為普惠金融服務提供了風險控制基礎
依托電商平臺交易大數據產生的快捷征信評價,緩解了小微金融信息不對稱、風險控制難問題,有利于降低普惠金融管理成本。通過交易記錄進行信用評價,并以訂單預付抵押款為擔保,早在2013年開始螞蟻小貸就向涉農網商發放了小額流動性資金貸款。螞蟻金服從2015年9月上線以來,到2016年2月已覆蓋24個省139個縣2425個村,戶均貸款金額為4.4萬元。京東平臺基于商品購買信息掌握貸款使用用途,及時判斷和甄別貸款風險,極大簡化了小貸流程。郵政開發了專門針對村郵樂購站點的掌柜貸,2016年累計給村郵樂購的掌柜發放貸款3億元。
二、突出瓶頸與問題
(一)協同不夠、整合不足,推進“互聯網+”農業的政策體系有待建立
“互聯網+”農業涉及的職能部門主要包括農業部、商務部、工信部、交通部。農業部主要抓信息進村入戶、農產品電商方面的政策;商務部主要從流通再造角度考慮“互聯網+”對傳統城鄉批銷體系的影響;工信部、交通部主要關注有關技術標準和基礎設施支撐問題??偟脕砜矗壳罢吖┙o對“互聯網+”農業尚未形成系統性、戰略性、整體性的思考與協同,對“互聯網+”農業如何服務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問題,缺乏統籌性、統領性的構想和設計。已有工作更多是延續各部門原有思路,維持各自為政、跑馬圈地格局,部門政策在重要任務方面缺乏互聯、互通、互配的協同推進機制。從政策工具來看,仍然是以傳統的項目示范為主,缺乏對互聯網交易農產品等的有效統計和監測,對引導和規范互聯網企業在農業農村領域發展,促進政府資源與市場力量的融合、市場主體之間有效競合,還需要更多政策機制創新。
(二)配送成本高昂、觸網率極低,“互聯網+”農業的基礎環境有待改善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還有近4萬個行政村不通寬帶,農村寬帶入戶的比例僅為17.67%,不及城市寬帶入戶比例的1/3。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6.9%,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為31.7%,比城鎮地區低35.6%。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前全國農戶層面超過五成(53.76%)的農戶未使用過互聯網,經常使用互聯網的不到兩成;所調查農戶的互聯網使用主要是娛樂(44.3%)和聊天交友(32%),消費品購買和農產品銷售運用僅占一成或更低。我國仍有近5萬個行政村不通水泥瀝青路,已通村道僅有3.5米寬,不利于物流快遞車輛通達。
村級物流配送方面,除了經濟發達的城郊村莊,大部分村莊至今沒有物流配送。據調查,即便有物流配送的村莊,單件快遞配送至縣與縣城配送到村莊的物流費用為1:1甚至1:2。“最后五公里”的高昂配送成本和城鄉“數字鴻溝”相伴生的極低農戶觸網率,事實上對農業農民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構成極大阻礙。
(三)流通設施不配套、標準不健全,“互聯網+”農業的基礎設施有待夯實
農產品是典型的非標準化產品,不易存放,對流通配套要求較高。以冷鏈物流為例,目前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僅為5%、15%和23%,冷鏈運輸率分別為15%、30%和40%,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90%左右)。田間地頭預加工缺乏及冷庫冷鏈資源不可及,使我國果蔬、肉類和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12%和15%以上,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5%),極大限制了農產品生鮮電商的大規模發展。標準化方面,受制于傳統農戶分散生產方式,農產品流通主要依賴本地批發市場,絕大多數未能對農產品進行分類分級處理。沒有農產品標準化分級保障,缺乏面對面驗貨交易的互聯網流通的全面推廣將會受到制約。
(四)品類單一、領域狹窄,“互聯網+”農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還有待挖掘
當前,“互聯網+”農業發展較好的,總體集中在基礎設施及物流條件較好的區域。品類方面,農產品進城主要是相對易存放、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零食、堅果和特產,單品銷售最高的前三類分別是棗類、茶葉和干貨。下行一端,2015年阿里巴巴旗下平臺的農資下鄉交易額為50億,同比增長83.24%,約為農產品銷售額的1/14。地域分布方面,農村電商消費和農產品上行,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物流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珠三角和長三角,農產品網商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發展較好的農村電商案例,多數是有較好產業集聚或批發市場基礎的地方,“華麗轉身”、“錦上添花”類案例居多,“無中生有”、“平地高樓”式案例偏少。(來源: cwa智慧農業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