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等功效,最近世衛組織評選的最佳健康食品中,紅薯被評為13種最佳蔬菜之一。
為何種紅薯成為新農民致富的項目呢?原因還有3個:
1、簡單操作
紅薯生命力強,不需要太多的生產管理,挖一個坑就能讓紅薯生長下去,后期翻種與維護,只要定期給澆水就可以了。
因此,紅薯成為時下新農民的選擇的創業項目。同時,在農村,除了米飯、紅薯也成為農民生活的主要糧食。
2、食用方便
老貓記得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紅薯與甘蔗。紅薯從地里挖出來,洗掉泥、去掉皮就可以吃。
當然,還可以烤著吃、煮稀飯、蒸著吃。
3、收藏方便
剛剛說了紅薯生命力強,即使從土地里掏出來,也能放置很長時間。這比各類水果存放時間長很多天。
如果,我們再把紅薯放到地窖里,還可以放置好幾年。
但這段時間,老貓看到很多有關紅薯滯銷的報道,河南農民3畝紅薯無人問津;山東農民5畝紅薯找不到買家;江西紅薯種植戶,因紅薯跌價,賠了近百萬....
其實,產品賣不出、賠錢,這與經營和思維有很大的關系。
因此,創業遇到困難了,一定更要從自身找原因。
今天,老貓分享的一個案例就是一位紅薯種植經營者,她曾經因為種植紅薯損失10多萬元,但她很快就找到了經營方法,于是她流轉了上萬畝土地種紅薯、研發了上百只薯類品種,年銷售達千萬之多。
本文的案例主人公就是元氏縣民興農業專業合作理事長李志粉。
2009年李志粉的合作社成員從幾戶到2000多戶、產品銷售從縣里做到全國、從單一紅薯種植到鏈條式深加工、再到如今修建風景區搞農業觀光旅游。
其實,做紅薯事業之前,李志粉是做皮毛生意,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做皮毛生意的李志粉就成了東城角村的名人,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說話李志粉的返鄉創業,其實還是為情懷——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這也是她一直的夢想。
紅薯合作社經營之初,李志粉也遇到一些坑。這些坑包括:價格坑、規???、產業坑。
比如,2010年,紅薯合作社種植紅薯的規模上來了,但價格卻從當時的2元降到3毛。
李志粉幫著社員尋找銷售通路,即使賣掉這些紅薯,社員還是會遭遇虧本。于時她第一次用自己的錢全部收購了社員們剩余的紅薯,避免社員虧本。
苦難是大學,讓人成長!李志粉從苦難中找到問題、總結出經驗,為合作社經營和跨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中有一點,李志芬特別認可:做農業必須要專心、專注,否則失敗是必然的。
經歷了多次創業的陣痛,李志粉決定放棄皮毛生意,專注經營紅薯事業,并為合作社發展做出了長遠規劃和發展戰略。
當然,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經常談“創業必須要創新”,“不創新必將無路可走”等等話題,在農業創業或者經營中,創新也非常必要的。
這里所說的創新,包括戰略創新、經營創新、生產方向創新、經營思維的創新....我們想要在創業洪流中獲得主動權,必要學會改變、并持續創新。
李志粉的創業創新就有值得農業經營者或農業老板們學習的地方,接下來我們再深度分析一下,李志粉的創業創新。
創新1、多思維思考:要致富,還須先修路
90%的農業經營者都在想著如何找到銷售渠道,并快速把農產品賣出去。這似乎已經成為農業經營者或老板們的責任與使命。
但,我們試想過:農村為何窮、農民的產品為何賣不出去?
研究之后,我們發現并不是產品不行、市場不行,而是信息不準確、信息撲捉錯誤。
想要信息能進來,只有打通城市與農村的路,路通了、信息就會加快進入農村。
其實,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要致富,先修路”。可但是,這個口號是政府口號。
作為一個農業經營者是否想到這個點呢?
復盤自己的失敗,李志粉找到失敗的原因,路不通。李志粉認為自己所在的村屬于丘陵地帶,村里上山的路極其難走、要想實現機械化耕種路不通一切都是空想。
于是,李志粉帶領村民先把連接城市達到路修通、修好,如此方便農產品走出去、城市人來農村。
創新2、經營上:懂得放權
傳統的農業老板們,最害怕自己的權利被削弱。更關鍵一句:不舍得放權。
其實,在企業經營法則里就有一句:放權,讓適合的人才在適合的位置,才能發揮人才的核能。
走南闖北的李志粉深諳“人才的重要性”、也懂得“放權的必要性”。
創辦合作社7年來,李志粉也總結出一個經驗,那就是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多讓村里有文化有膽識的年輕人挑大梁。
于是,2014年,李志粉邀請從部隊回來的李世民進入李志粉的合作社工作、并放權讓李世民和其他年輕人大膽干。
經過兩年的歷練,現在李世民承包了合作社的30畝地成了一名創業者。
創新3、產品策略:品種多元化
單一品種有利有弊,但品種多元化,尤其是單一品種的多元化,將會更產生產業神奇。
在經營中,李志粉看到品種多元化的趨勢。單純種植紅薯會有一定風險,因此,李志粉把合作社的種植品種從紅薯發展到紫薯、白薯等幾十種薯類品種。
為了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李志粉還專門與省農科院、河北農大等十余家單位合作,進行紅薯新品種實驗、山區作物抗病、抗旱、抗重茬實驗和滴灌實驗,其經驗在全省示范推廣。
僅以品類而言,就有畝產6000斤的高產薯、營養豐富的紫薯,以及適宜烤炙的甜薯、富含淀粉的專用薯等上百個品種。
現在,李志粉的合作社的紅薯、紫薯種植已輻射6鄉28村,總面積6萬余畝,成為北方最大的紫甘薯種植基地。
創新4、市場策略:錯時銷售
農產品,最怕一窩蜂的上市。同時,差異化極低的情況下,農產品銷售的時機就成為決定盈利的關鍵。
李志粉找到錯時銷售的方法,并建立現代化的儲藏窖,從而使得自己的產品可以錯開紅薯上市的時間。
李志粉的合作社新建的儲藏窖在地下5米處,長長的甬道兩側,是20個紅磚窖體,足可以儲藏紅薯200多萬斤。窖里干燥、恒溫,每年11月紅薯入窖,可一直儲藏至次年5月。
創新5、產業創新:發力深加工
90%的農業經營者都看到了農產品深加工的機會,雖然投入比較大,但在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價格、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優勢。
同時,這幾年,國家也對農產品加工的扶持政策逐漸加碼,尤其歡迎家庭農場主、合作社投資農產品加工廠。
因此,深加工已經成為農業財富的永動機。
在經營合作社過程中,李志粉也發現農產品工業化的重要性。于是,李志粉投資上百萬元建立紅薯精深加工廠。
目前,李志粉已經擁有百萬公斤紅薯儲藏窖、幾座現代化烘干房,以及兩套鏈條式烘干爐,現在可以開發紫薯飲料、薯片、粉絲、粉條、粉皮等10多個大類50多個品種,實現紫甘薯全粉加工系列化產業發展。
未來李志粉還要制造出包裝的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為了加快紅薯種植向產業化發展,在縣供銷社和農民合作聯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李志粉還與河北守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臺灣蔬果花卉科技發展協會正式簽約,合作開發紫薯深加工項目。
創新6、產業升級:布局休閑農業
其實,有關于農業產業升級。我們之前想了比較多的2個問題就是:第一如何打通農業產業;另外一點,升級只把打通產業進行優化與資源配置。
經營農業有2個關鍵點:1)快速賣出產品;2)快速做大。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賺錢與發展的問題。
同時,隨著消費升級,國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融合的推進,休閑農業似乎就成為農業產業升級的最好出路。
為什么呢?因此休閑農業可以解決農業賣貨問題和產業化的問題。
所以,我們會經??吹睫r業老板們紛紛嫁接休閑農業,把旅游的元素植入到農業經營者。
作為跨界做農業的李志粉來說,跨界的思維是她獨有的,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的跨界、種植業與旅游的跨界。
李志粉的合作社在元氏、趙縣、無極,以及邢臺市威縣、廣宗、隆堯、南宮等地,流轉土地近萬畝。她并決定打造觀光旅游農業,并建立了青龍山風景區,龍山莊園也將于明年開業。
未來,李志粉的計劃打造成蔬菜種植區、林果采摘區、畜牧養殖區、魚塘垂釣區和紅薯深加工產業園區,形成完善的農業旅游觀光。
看完這個案例,想干好農業其實有3點總結:
1)找到問題的根源;
2)改變經營策略 跳出固有思維圈;
3)跨界融合。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